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现场。记者陶德斌全正摄本报讯记者彭飞通讯员陈林报道:中国共产党十堰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12月22日在市行政中心举行。全会审议通过
《中共十堰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全会由市委常委会主持。市委书记张维国受市委常委会委托作工作报告,就《建议(讨论稿)》起草情况作说明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新武,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济民,市委常委陈东灵、沈学强、刘荣山、孙咏平、赵哲、胡志莉、张启鸿、顾林出席会议。
全会认为,年初以来,市委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克难攻坚、砥砺前行,以大战迎大考,化危机育新机,奋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经济发展战、民生保卫战,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跑出了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全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认真总结我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深入分析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十四五”时期十堰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提出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全会指出,全市各地各部门要认清我市新发展阶段面临的大局大势,找准历史方位和前进方向。要准确把握目标定位,致力建设“现代新车城、绿色生态市”,努力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上走在前列,加快建成“两山”实践创新先行区、汉江生态经济带和“襄十随神”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现代汽车产业制造重地、文旅康养休闲胜地,美丽宜居公园城市、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奋力“争当标兵、走在前列、开创新局”。要准确把握区域布局,着力构建“一核带动、两翼驱动、多点联动”区域发展格局。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充分发挥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牵引和带动作用;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竹房城镇带建设提档升级,打造支撑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南北“两翼”;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形成更多高质量发展增长点。要准确把握指标体系,对标对表中央、省“十四五”规划,本着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我市指标体系。要准确把握实现路径,实施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产业升级“三大战略”,实现市场主体、县域经济、基础设施“三大突破”,推动营商环境、城市品质、人民生活质量“三大提升”。
全会指出,要着力推进科技创新,打造科技强市。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最大限度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以“百强企业、百优产品”培育行动为抓手,大力扶持创新型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中小微企业成为重要创新主体;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完善聚才、引才、用才机制,营造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建设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全会指出,要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各类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着力构建以汽车产业为主导,以大旅游、大健康、大生态产业为重点,以数字经济、新型材料、智能装备、清洁能源、现代服务为支撑的“一主三大五新”现代产业体系。
全会指出,要着力扩投资促消费,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促进消费升级,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电商向农村延伸覆盖,不断释放城乡消费潜力;扩大有效投资,谋划推进一批打基础、补短板、强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完善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健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完善城乡公共基础设施;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全面发展智慧交通,构建“东出西进、南通北达、内畅外联”交通体系。
全会指出,要着力建设农业强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美丽乡村;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全会指出,要着力推动“两山”转换,实现全面绿色转型。坚决当好忠诚“守井人”,推动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五水”共治共建,确保一库净水永续北送;把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一体修复、综合治理体系;拓展“两山”转化路径,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崛起之路;建立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全会指出,要着力扩大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活力。深入推进国资国企、财税金融体制、农业农村等基础性和关键性改革,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湖北自贸区联动发展,深化南水北调对口协作,建设内陆城市开放新高地;对标国内、省内一流标准,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全会指出,要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坚持人民至上,做好“衣食住行业教保医”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作,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巩固拓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治理体系,落实“双吹哨、双报到”制度,建强用好“三支队伍”,建设全国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统筹发展和安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风险防控和矛盾化解机制,纵深掘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
全会强调,要不折不扣推动“十四五”目标任务落实落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旗帜鲜明地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锤炼过硬能力作风,保持敢抓的闯劲、善抓的干劲和常抓的韧劲,不断提高“七种能力”、增强“八大本领”,久久为功,真抓实干,把发展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现实;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凝聚团结奋进的磅礴伟力。
全会强调,要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做到防控不松懈、疫情不反弹、发展不停步。要统筹做好岁末年初各项工作,提前谋划明年工作,为“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十堰市委五届十次全体会议决议》。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