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少铭(左一)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支援定点医院的医务人员合影
记者 马胜江
通讯员 龚伟
9月21日上午,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武汉隆重召开,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朱少铭荣获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朱少铭从1月17日开始,以身作则下沉临床一线,积极安排部署医疗救治工作,带领全院职工不分昼夜连续奋战,充分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初心本色和医务工作者的使命担当。日前,载誉归来的朱少铭接受了记者专访。
记者: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伟大斗争中,广大医务工作者表现得英勇顽强,您作为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在阻击疫情中是如何沉着应战的?
朱少铭: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院高度重视,院领导连夜召开紧急会议,迅速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做好各项工作部署。作为院长,我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特别是在面对凶猛疫情,更要周密部署、坚定信心、沉着应战。医院第一时间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切实落实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要求,启动疫情防控预案,制订下发救治方案,成立7个专项工作组,明确职责分工,紧张有序开展工作。仅用一个晚上,医院就紧急腾空3个病区,改造完成发热门诊和留观病区,及时储备防疫物资和设备。危急时刻,全院460名党员干部职工纷纷递交“请战书”,主动申请到一线工作。自1月22日以来,医院发热门诊共接诊1653人次。
记者: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独具优势,在抗击疫情中,医院是如何发挥自身优势的?
朱少铭:中西医结合在这次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院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的作用,派出中西医结合专家支援定点医院,他们及时全面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打出中西医结合救治“组合拳”,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病情发展开出全市定点救治医院首剂中药处方,先后为100余名重症患者服用中药汤剂,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疫情期间,我院成功抢救136名非新冠重症患者,无一例感染病例发生,医院在抗击疫情中的良好表现4次被中央电视台报道。
记者:精神病人作为一个特殊的患者群体,护理管理难度大,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作为全市精神病人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定点医院,在抗击疫情期间是如何做好精神病人新冠肺炎患者排查和防治工作的?
朱少铭:精神病人认知能力差,在日常护理管理中就存在一定难度。作为全市精神病人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定点医院,我院在精神科一楼设置精神病患者隔离病区,选派专业医务人员进驻病区,收治新入院精神病患者和在院发热精神病患者,经隔离排除新冠肺炎可能后再转入普通病区。为防止外部传染源输入,经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批准,我院紧急在精神科楼顶加盖活动板房,供医护人员入住,实现精神科整栋楼全封闭管理。同时,为精神科内医务人员、保安、保洁人员提供中药汤剂。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此外,精神科还选派具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且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精神科医生,为患者进行全程心理疏导,为一线医护人员及社会公众开通心理援助热线,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记者:抗击疫情关键时刻,除了做好本院工作外,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还对其他抗疫战场提供了哪些支援?
朱少铭:自1月28日起,接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指令后,我院先后派出6支医疗队支援武汉市中医医院、市西苑医院和市第二定点救治医院。2月14日晚,我院接到省疫情防控指挥部通知,要求派出医疗队支援武汉市中医医院,从接到通知到出征参战用时不到12小时。3月27日,支援武汉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胜利凯旋。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院始终牵挂着对口帮扶医院——竹山县中医医院。在我院物资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从防疫物资中想方设法调拨出一部分,帮助竹山县中医医院渡过难关。自1月24日起至今,我院共抽调140余名医护人员在城区高速路口、高铁站、指定隔离观察点担任体温检测等任务。当然,在支援其他抗疫战场的同时,我院也得到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援。在此,我深表感谢。正是这种团结精神,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抗疫成果。
记者:目前,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下一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为守护群众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朱少铭: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我们医院一方面不放松防控措施,一方面开展“1+5+N”工程,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加快发展。前不久,我们医院介入中心引入的尖端设备投入使用,这是我院加强中西医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医疗水平的一个标志。下一步,我们要充分发挥医院特色,以伟大的抗疫精神更好守护人民群众健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