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朱贤
见习记者 彭月娇
通讯员 秦海波
鲁娇,女,中共党员,现年26岁,南漳县板桥镇中心幼儿园园长。2017年大学毕业后,鲁娇到板桥镇凉泉小学任教。4年间,她先后荣获“襄阳市学生最喜爱教师”、南漳县“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德育先进工作者”“师德优秀个人”“学生资助工作先进个人”“网络教学优秀辅导教师”等20多项荣誉。2021年获评“襄阳楷模”。
鲁娇说:“教师的天职就是奉献,我希望能让更多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
暑期支教,让她坚定成为一名老师的想法
2016年暑假期间,鲁娇和12名大学生志愿者到南漳县的三所小学进行支教。山里孩子的淳朴和艰苦的教学环境,让鲁娇觉得这里需要和她一样的年轻人留下。“老师,我们很喜欢你,你能留下来继续教我们吗?”支教结束时,孩子们稚嫩的话语让她忍不住眼泪哗哗往下流,孩子真挚的话语让鲁娇坚定了成为一名老师的想法。
2017年6月,鲁娇大学毕业后,考取了农村义务教师并选岗到板桥镇凉泉小学。
凉泉小学距离县城100多公里,鲁娇第一次到学校,是母亲陪着她一起,从家出发转了三趟车,花了近4个小时才到达,山路颠簸,由于晕车,她和母亲吐了又吐。
当时母亲心疼地说:“孩子,咱别去了,放弃吧!我们让你读书从农村走出去,不是让你进大山的!”
但是她反问母亲:“如果人人都想走到大城市去,那山里的孩子怎么办?这些孩子需要我。”
走进大山,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将来能走出大山
凉泉小学是一所山村小学,在校学生不足80人。鲁娇承担两个班的英语课,兼全校的公共课和兴趣小组课,同时负责学校德育工作、工会工作、财务工作和宣传工作。她无论教哪门课程,总是认真对待,力求让学生有所收获。记不清多少次她一个人备课到深夜,对着桌椅试讲;记不清多少个夜里从梦中醒来,依然是在给学生讲课的模样。
教学期间,鲁娇以游戏的方式,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掌握所学单词,她还鼓励孩子们发展自己的爱好。
2018年的冬天是鲁娇从教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光。临近期末考试,鲁娇的母亲因突发性腰间盘突出住进了医院,需要尽快做手术。妹妹在上高中,父亲在云南务工,谁来照顾?一边是卧床的妈妈,一边是临近考试的学生。万般无奈之下,她只好请姨妈来照顾不能下床的母亲。
周末陪母亲期间,鲁娇总不自觉地想着她的教学任务。看着她茫然若失的样子,母亲说:“孩子,不要担心我,这里有你姨妈照顾,你人在这里,心却在学校,妈妈不怪你,学生离不开你啊!你回去吧!”看着还不能进食、不能下床的母亲,鲁娇怎能迈得开脚,可是孩子们的学习耽误不起啊!收拾好心情,鲁娇返回了学校。
正是她的这份敬业和负责,学生们的成绩提高很快。
2019年春,全县英语抽考中,鲁娇所带的一个班取得了全县第一的好成绩。她指导的学生参加教育部门举办的“红旗飘飘
引我成长”征文比赛,荣获二等奖。今年,鲁娇所带的第一届学生参加中考,不少学生都如愿地考入了南漳一中。
2020年秋,鲁娇被调到板桥镇中心幼儿园主持工作。山区乡镇幼儿园教师少,工作却繁琐。在幼儿园里,鲁娇和老师们一起,早上迎接入园的孩子,中午陪孩子们吃饭午休。遇上小班不好好吃饭的孩子,她常常耐心地给小朋友喂饭,帮他们穿脱衣服,给他们盖好被子。
鲁娇虽然还没结婚,但早已成为了幼儿园93个孩子的“园长妈妈”。
一定要让山里孩子,拥有城里孩子一样的快乐童年
“真漂亮,要是我们也能穿这样的校服多好呀!”在一次活动课上,当山里的孩子们看到视频中的学生穿着整齐漂亮的校服,很是羡慕。鲁娇心里很不是滋味。
通过家访,鲁娇了解到山里的许多孩子从小妈妈就不在身边,一件衣服一双鞋子穿很长时间,破了还舍不得扔掉,更别说有什么新奇的玩具。鲁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鲁娇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山里孩子和城里的学生一样穿上校服,有漂亮的衣服和玩具,有合适的学习用品,拥有快乐的童年!
2017年冬,经就读大学团委书记牵线,鲁娇联系到北京市一家慈善基金会,想为孩子们筹集一批字典和儿童益智玩具。她多次与基金会沟通,加班熬夜编写学校简介及学生情况。四个月后,凉泉小学里的每个孩子都收到了基金会寄来的字典和五子棋。
凉泉小学的冬天格外漫长寒冷。大雪天,有的孩子还穿着单薄的衣服和容易进水的鞋子。这让鲁娇心疼不已!
2018年元旦前,很多孩子写下了自己的新年愿望:我希望有一件保暖的棉衣,我想送给爸爸一个生日蛋糕,我喜欢滑冰,我想自己也能有一双溜冰鞋……
为了帮孩子完成心愿,鲁娇多次联系各类儿童慈善基金会,希望他们能帮一帮山里娃。后来,70多个孩子都收到了属于自己的新年礼物。当看到孩子们欢呼雀跃的样子时,鲁娇激动得泪流满面。
2019年,她再次联系到一家儿童慈善基金会,并在腾讯公益网上帮孩子们征集爱心人士的资助。68套棉衣棉鞋和文具顺利地发放到孩子手上。2020年疫情防控的特殊时节,鲁娇又为孩子们募集到了爱心“防疫礼包”。从棉衣棉被到学习用品,从牙膏牙刷到毛巾消毒液,应有尽有。
4年来,鲁娇先后为山区学子争取图书字典1000多册,书包、画笔等学习用品300余套、棉衣棉鞋被子200多件套,自行车、溜冰鞋、滑板及各种球类和玩具400多件,累计价值20多万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