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低碳城市建设托起“襄阳蓝”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襄阳日报

吴芳 华伟 蔡舰

今年夏天,蓝天白云在线,频频刷爆襄阳市民的朋友圈。在刚刚过去的7月,我市优良天数为30天,优良天数比例为96.8%。蓝天白云刷屏的背后,是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不断改善。

我市作为湖北省首批低碳城市试点,始终坚持以减污降碳为总抓手,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全面绿色转型,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守护好襄阳的“一片蓝天”。“十三五”期间,我市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22.92%,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碳排放强度由2015年的0.4862吨二氧化碳/万元降至0.3747吨二氧化碳/万元。我市纳入湖北省碳交易市场的企业从2014年11家增长到2020年的36家,履约率持续保持100%。

技术创新为节能降碳注入“强心剂”

目前,市区公交分担率达到32.5%,新能源公交车1154台,占比达到80.5%。

我市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已形成“两纵三横”(纯电动客车、混合动力客车、动力蓄电池、驱动电机、控制系统)的研发、制造等产业化格局,整车、关键部件和光伏智能充电系统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襄阳是全国25个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试点城市之一,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公共领域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推广城市,被工信部正式批准为国家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示范基地。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成立于2017年5月,经过几年的技术研发,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国内轻卡行业纯电动领域产品最丰富、竞争力最强的厂家。目前,累计销售新能源车辆7万余辆,运营超29亿公里。

技术创新,让废物变能源。我市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张“国牌”,高新技术企业641家,国家、省级技术中心众多。目前,我市一批低碳环保项目已正式投入运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良好。比如,襄阳恩菲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作为目前全市唯一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主要处理襄阳市主城区生活垃圾,日焚烧处理量1200吨,全年可焚烧处理生活垃圾43.8万吨,估算可替代能源量为4.4万吨标煤;湖北华电襄阳发电有限公司的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项目突破了高钾氯含量秸秆大规模气化转化的瓶颈问题,该项目年消耗农林废弃物约5万吨,每年可以发电5900万度,相当于节约标煤约1.8万吨,碳减排约5万吨。

截至2020年底,全市可再生能源总装机210.8万千瓦,占比42.67%,其中新能源(光伏和风电)总装机达到157.67万千瓦,较“十二五”末期增加834.36%。化石能源消费得到控制,我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从2015年的743.07万吨标煤下降至2020年的634.53万吨标煤,其中煤炭消费总量从497.92万吨标煤下降至395.01万吨标煤,我市“十三五”期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1.3%,超额完成省定双控目标任务。

变废为宝“循环经济”成绿色发展新引擎

在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车间,闻不到异味,看不到废水、废物,生产中的“三废”全部被循环利用;谷城春江矿业有限公司开发矿山时产生的废水在沉淀池中变清后才导入河流,泥土就地回填并种上草木……

建设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是谷城县淘汰落后产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契机。该基地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基础,已建立起覆盖中西部、闭合完整、清洁高效的循环工业体系,年再生资源回收量320万吨,利用量268万吨,废旧资源利用率达100%,再生资源利用率达83%以上。谷城经济开发区先后获得谷城县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解决各类有机废弃物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的焦点和热点。湖北绿鑫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解决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烂尾瓜果、有机生活垃圾、餐厨余料等各类有机废弃物协同处理难题,其“日产1.5万立方米规模化生物天然气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工程项目”于2016年获批,目前可日处理有机废弃物160吨,日产生物天然气1.5万立方米,日发电3.5万度,每年可以促进5万亩的农田提档升级,碳减排6万余吨;湖北国新天汇能源有限公司每天可处理300吨生活污泥和150吨餐厨垃圾,每年产生物质燃气370万立方米(沼气)、生物炭土2.6万吨(沼渣),这一项目被推荐为联合国示范案例,2015年被住建部授予生活污泥合并餐厨处理项目“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如今,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让经济增长充满循环经济的“绿色”,对襄阳人而言,已不仅仅是理念和规划,而是探索和实践。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抓好全市10个循环经济试点建设,延长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植树增绿提升生态碳汇能力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绿地是城市呼吸的中枢,是“城市之肺”。

2018年6月,襄阳市将鱼梁洲定位为城市生态绿心。借助“绿满襄阳”行动,通过大力实施植树造林,鱼梁洲近三年共新增绿化面积700万平方米。目前,鱼梁洲蓝绿空间占比达到70%,粗略估算碳汇约5000吨,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碳汇、低碳绿心。

鱼梁洲经济开发区秉承“践行低碳发展、建设城市绿心”发展理念,围绕发挥生态主体功能,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坚持深化改革、创新转型,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大力推动环岛景观带、中央生态公园等生态重点项目建设。

保康县马桥镇尧治河村位于大山深处,是全省唯一的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多年来,尧治河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累计投入6亿元,补齐生态环境短板,用于水土治理、矿山修复和植树造林,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矿洞经济、好看经济,把矿区、山区、生活区变成了景区,走出了一条低碳生态、流金淌银的新路子,先后获得“国家矿山公园”“国家生态公园”“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等多项荣誉。“大栽树、栽大树”是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市拥有汉江湿地国家公园、南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各类自然保护区28个,面积16.8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8.5%。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35%,森林蓄积量达到4941万立方米,碳汇能力显著增强。

优化升级按下新旧动能转换“快进键”

如何进一步优化我市“一个龙头、六大支柱”产业结构?我市积极鼓励、引导不同产业及产业内部建立资源共享和副产品互换的循环利用机制,加强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丰富低碳城市的内涵,绽放低碳城市的魅力。

多年来,我市重点围绕废旧汽车及其零部件的回收利用,形成了汽车生产加工—综合汽车服务—废旧汽车零部件回收—再生汽车产品(包括零配件产品)的汽车循环产业链;围绕磷矿石及磷化企业废料的有效利用,逐步在磷矿石、磷化工、建材业之间形成了循环产业链;围绕粉煤灰、炉渣的再利用,逐步在电力、建材等企业间形成了循环产业链。循环产业链的建立,推动了汽车、电力、磷化工、建材、食品、纺织等产业集约集群发展,逐步打造百亿生态产业。“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获工信部认定绿色工厂7个、绿色设计产品6个、绿色供应链核心示范企业1个。

这两年,我市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相关要求,整治无组织排放企业237家,已完成235家,正在督办剩余2家企业加快整改。累计淘汰(改造)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986台。对137家企业、555台炉窑开展综合治理,目前已完成274台,剩余按计划要求明年底完成。中心城区建成4套固定式遥感监测设备和14套黑烟车电子抓拍设备,在全省率先开展遥感监测和黑烟车抓拍线上执法。推动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淘汰,2020年市政府拿出5096.4万元,补助国三柴油货车提前淘汰,共补贴淘汰3860辆,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逐渐退出运营舞台。

通过坚持不懈淘汰落后产能,我市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11.3∶50.6∶38.1优化为2020年11.2∶45.7∶43.1。七大主导产业中,以传统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深加工、装备制造、医药化工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占比85.7%,较2015年降低2.3个百分点;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占比14.3%,较2015年提高2.3个百分点。

今年7月,《襄阳市优化结构改善空气质量行动方案》出台,这表明我市从“十四五”开始,将加快解决影响空气质量改善的“四大结构”瓶颈问题,推动襄阳市绿色低碳转型,为市民创造更多的“襄阳蓝”。

“一‘碳’究竟”小知识

碳达峰:“减碳”是个过程,目前人类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情况下,碳排放还会持续上升。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的状态。

碳中和: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碳交易:指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形成的交易。参与碳交易的企业,在不突破排放配额的前提下,可以自由决定使用或交易碳排放权。

碳足迹:指一项活动或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直接与间接产生的所有温室气体排放量。

碳锁定:是一种产生于工业国家历史发展路径的状态,当化石燃料密集型系统持续存在,并推迟或阻止自身实现低碳转型时,碳锁定就会出现。

碳税:是针对某些造成二氧化碳排放的商品或服务,依照排放量来征收的一种环境税。

襄阳市第一批低碳发展典型名单

(一)第一批低碳发展典型个人:孙开林

(二)第一批低碳发展典型企业:湖北绿鑫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华电襄阳发电有限公司泰山石膏(襄阳)有限公司

(三)第一批低碳发展典型园区:谷城经济开发区襄阳科技城

(四)第一批低碳发展典型社区:保康县马桥镇尧治河村襄州区双沟镇八里岔村襄州区张湾街道红星社区

(五)第一批低碳发展典型城镇:鱼梁洲经济开发区谷城县南河镇

(六)第一批低碳发展典型校园:东津新区金源中学枣阳市兴隆镇第二中心小学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