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守护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卫士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襄阳日报

全媒体记者 毕学谦

通讯员 马万平

办理破坏生态环境案件,他是铁面无私的“包公”;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67天自驾行程15000公里,冲在战疫第一线;日常工作中,他甘当“店小二”,真心实意为企业服务……

他就是市生态环境局枣阳分局执法中队长谢远保,一位25年坚守在污染防治一线的生态环境卫士,先后获得全国和湖北省“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突出表现个人”、全国“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活动先进个人”、省生态环境厅“执法尖兵”“办案能手”、襄阳市“最美环保铁军人物”“襄阳楷模”称号。

办案显硬气

谁来说情都不行

“做事讲正气,说话才硬气。”这是谢远保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打击生态环境违法工作中,他始终能够做到远离“红线”,敢于“亮剑”。

2019年1月22日,在办理一起涉嫌环境犯罪案件时,从到达现场开始,找他说情的电话就不断,但都被他坚决地顶了回去。最终,谢远保把该案办成了一件铁案,当事人被行政处罚60万元,与另一名同伙分别被判刑,被污染的土壤环境得到修复。

多年来,谢远保忠实履行生态环保铁军的神圣职责,参与的生态环境执法案件铁案率100%,产生了良好的法律震慑效果和社会效应。

2020年8月,国家有关部门发现重庆市某船舶保洁公司把近200吨油污水和残油非法跨区域处置,其中部分转移到枣阳市。获取案件线索后,谢远保主动承担起案件主办人责任,连续20多天保持“战时”状态,在最短时间内将涉案嫌疑人依法移送公安机关。

2020年9月20日深夜,有群众实名举报某化工厂利用雨天偷排化工废水。偷排废水“来去匆匆”,隐蔽性强、危害性大。要想锁定证据,必须闻令而动,快速出击。谢远保立即组织人员奔赴现场,取样、勘察、调取监控视频,追踪溯源、抽丝剥茧。为锁定违法事实,他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环节,一分一秒地回放监控视频,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证据链,使非法排污者受到严厉打击。

无私付出战疫情

67天行程1.5万公里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生态环境部门的重要任务是紧盯和守好污水安全处理和废弃物分类收集两个关口。

谢远保主动请缨,承担起枣阳市定点诊疗机构和隔离点污水处理、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置的督导工作,他自驾车辆奔走于各个乡镇。

由于道路实行封闭管理,平时十几分钟的路程,往往需要绕行很远才能抵达。他不提条件,不讲苦累,在67天里行程达15000多公里。他每天穿梭于枣阳市9个定点医院、24个发热门诊和50多个隔离点,看库房、查台账、撬井盖、核数据,到处都留下他忙碌的身影。白天的工作一结束,晚上就电话联系白天没跑到的地方,询问情况,撰写工作动态。

2020年4月2日,枣阳市最后一批留观人员解除隔离。其间,该市累计收集了110余吨医疗废物,没有发生一起医疗废物和医疗废水感染事件。

真心实意服务企业

当好“店小二”

作为一名环境执法人员,谢远保认为,执法不能只局限于处罚层面,只有执法不护短、服务不缺位,主动引导企业发展,环保意识才能深入人心。

2020年4月,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后,谢远保很快从疫情防控一线转入改善营商环境和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中来。他每天跑企业、摸情况、搞调研,第一时间对全市防疫物资生产、民生保障、重点工程项目、重点领域的企业进行梳理,从中筛选16家正面清单企业,予以优先保障和减少、免除现场检查,做到有需要时有服务,无需要时不干扰,助力企业快速复工复产。

枣阳市某公司过去曾因被生态环境部门处罚,进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黑名单”,其采矿许可证申报受阻。谢远保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给企业提供技术指导,现场办理信用信息修复手续,使该公司顺利申报了采矿许可证和“绿色矿山”。企业负责人动情地说:“谢队长主动上门,帮助我们修复信用,解决了公司的燃眉之急。我们也一定会做清洁生产的典范,来回报生态环境部门对企业的关心。”

谢远保说,生态环境执法不是限制企业发展,而是为了企业更加持续、健康地发展。2020年,他为50家被纳入“黑名单”的企业完成了信用修复工作,帮助企业排查和消除环境风险200余个,帮助20余家汽车改装、包装印务企业和35家化工企业完善环境治理方案,整改环境问题1000余个,帮助企业实现了“依法治污、精准治污、科学治污”的要求。

在谢远保工作笔记的扉页上,一笔一画写着“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十二个字。这既是他二十五年如一日勤奋工作的写照,也是他矢志不渝为生态环境事业奋斗的誓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