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史志研究中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要求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精准帮扶与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咬定青山不放松,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强调“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按照党中央的总体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具体要求,襄阳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346个贫困村出列,37.5万贫困人口脱贫,南漳、保康、谷城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扶贫开发成效全面提档进位,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初步形成,襄阳市政府和保康、南漳、谷城县政府荣获“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总结襄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历程,记录党在这一历史时期为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而采取的重大措施和取得的重大成就,分享贫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喜悦,既是对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不懈奋斗精神的回顾,也是对建党百年最好的献礼。
襄阳市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主要做法是:
——紧盯任务,推动减贫目标落实。咬定目标,精准发力,重点攻坚,2015年出台《关于全力推进扶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2018年又制定《襄阳市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襄阳市委、市政府专题研究,创新政策,建立工作台账,逐一补齐短板,对账销号。
——聚焦使命,推动脱贫攻坚责任落实。通过举行誓师动员大会、宣讲会等多种形式,强化各级干部理论武装,确保脱贫攻坚各项要求落地生根。健全脱贫攻坚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推动机制,强化工作统筹。强化攻坚责任,推动“四级书记抓扶贫”责任制和“市县抓落实”工作机制落地生根。
——坚持标准,推动“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一是全力解决教育保障问题,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现象全面消除。二是全力解决基本医疗保障问题,贫困人口住院费用县域内、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大病、慢性病门诊费用县域内、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80%以上。三是全力解决住房安全保障问题和饮水安全保障问题。
——强化统筹,推动行业部门政策落实。着力推进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生态补偿脱贫、就业扶贫、综合保障扶贫,同时持续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
——履职尽责,推动专项扶贫工作落实。强化建档立卡动态管理、扶贫领域问题整改和扶贫培训,加强对一线驻村扶贫干部激励,涌现出了黄登高、沈景莹、张兴汉等一批驻村干部先进典型。强化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和社会扶贫,成立襄阳市扶贫开发协会,扎实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汇聚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脱贫攻坚。
——抢抓机遇,推动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落实。抢抓规划机遇,各县(市、区)编制革命老区“十四五”规划;抢抓补短板机遇,争取中央脱贫攻坚补短板综合财力补助资金3418万元,开展剩余贫困人口重点攻坚,落实产业扶贫政策;抢抓劳务协作机遇,优先输送贫困人员返岗就业。
——攻坚克难,推动应对疫情政策措施落实。推进务工就业,多措并举开发市内就业岗位。有序复工复产,认真落实政府采购扶贫政策和工会消费扶贫政策,推进消费扶贫。
——对标对表,推动成效考核目标责任落实。坚持目标导向、政策导向和效果导向。明确市本级扶贫开发工作成效在全省排名的目标任务,出台考核办法,围绕考核指标,分解考核任务,压实工作责任,连续实绩考核,提升扶贫工作质效。激励与约束并重,组织进行迎考工作监督检查,印发了问题整改交办函,促进了迎考责任落实、指标提升。
——着眼长效,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要求落实。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健全防止返贫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探索相对贫困帮扶机制,为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基础。
襄阳市委、市政府通过上述九个方面的做法,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2011年至2015年,襄阳市连续五年在省对市州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扶贫责任制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2016年至2018年,襄阳市连续两年在省对市州党委和政府扶贫成效考核中被评为综合评价好的市州。同时,涌现出了杨才举、章锋、孙开林、闵洪艳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反贫困将从针对绝对贫困家庭转向相对贫困问题,这必然要求我们接续奋斗,把脱贫攻坚战中产生的好经验、好办法运用好,孕育的精神力量传承好、发扬好,创造出更多的“襄阳经验”,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执笔:杨柬)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