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孙凤玲
通讯员 刘飞
7月1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市公交集团27路党支部书记熊会萍受邀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当排列成数字“100”的战机从头顶飞过,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耳边响起时,熊会萍心潮澎湃:“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整个集团公司的荣誉,也是全市国企人的荣誉!”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今年以来,市国资系统先后有5个基层党组织、12名个人荣获上级表彰。党建工作在凝聚人心、激发活力、助推发展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国企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临危受命
危难关头冲在前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500多万襄阳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团结一心打赢了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期间,市国资委强化党建引领,组建了91支党员突击队冲锋在抗击疫情一线,改造隔离场所、转运抗疫物资、保障能源供给、保障交通出行、保障通信顺畅……
隔离场所不足!汉江国投发挥自身施工优势,召集下属市政、路桥、襄投置业等公司组建党员突击队,持续奋战,完成多所酒店的隔离改造任务,为我市实现“应收尽收”隔离任务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0年2月11日,首批9名驰援武汉的公交驾驶员换上防护服,奔赴武汉。在疫情最吃紧的时候,市公交集团抽调20名驾驶员,往返武汉各大医院转运医疗废弃物97趟、574吨。在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的52天里,市公交集团累计运送乘客88.1万人次、医护人员5.21万人次,转运密切接触者1.1万人次,为全市疫情防控提供有力交通运输保障,赢得广泛赞誉。
与此同时,市国资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职工积极主动奉献爱心,累计捐款470余万元,捐助防疫物资12万余只(件)。汉江产业基金合作伙伴及投资企业共捐款捐物价值6675万元,在全市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复工复产后,市国资委严格落实中央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和省、市减免缓政策,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制定房租减免操作细则,疫情期间3个月房租免收、6个月房租减半,累计减免资金5792.61万元,惠及中小微企业102家、个体工商户463家。指导国益公司为短期资金周转困难的中小企业提供续贷过桥周转资金5000万元,免收逾期罚息135万元;指导水务集团坚决执行疫情期间“欠费不停供”、疫后重振期间工业用水基准价格下调10%等优惠政策,支持在营保供及中小微工业企业渡过难关。
心系民生
城市建设担重任
从纵横通达的道路、高架桥,到生活必需的自来水、燃气;从居者有其屋的保障性住房,到日常出行的日趋便捷;从包罗百姓衣食住行的各类百货,到进军国际市场的机械零部件……都有国资国企的身影。
在整个襄阳的城市发展中,国资国企既有规模化投入,也有前瞻性布局,成为我市稳健、跨越式发展的“压舱石”和“加速器”。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根本保证!强化党建引领,最终还是要落脚到推动实际工作中来!”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章杰说,近年来,我市国资国企责任担当进一步彰显,积极推动乡镇污水处理场站、新能源公交建设,引领绿色产业发展,国有经济在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襄城尹集乡姚庵村的桃花岭因地势较高,过去无论是生活还是发展产业,只能抽取地下水。为解决供水压力不足的问题,从2019年开始,襄阳水务集团就着手对尹集乡的自来水管网进行改造。目前,檀溪加压泵站、尹集两座二级加压泵站相继投入使用,姚庵村绝大多数居民已经接通自来水。
乡镇污水处理直接反映一个地方的治理水平和居民的幸福指数。2017年以来,汉江国投统筹全市乡镇污水处理场站119个,总投资约50亿元,目前项目厂站和管网竣工验收、环保验收已基本完成,全面转入市场化运营,形成了覆盖9个县(市、区)的“市—县—乡”三级智慧运营管理系统,完成了覆盖25万户乡镇居民的污水收集处理。
为进一步推动国资国企发展,增强国资国企服务地方发展的水平与能力。近年来,市国资委深入推进改革攻坚三年行动,不断增强国有企业发展活力。支持汉江国投经营模式创新,推动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的子公司参与市场竞争,提升盈利能力;支持国益公司围绕全市产业发展布局,把握疫后政策有利时机,“走出去”招商,培育发展新动能……
党建引领
“红色引擎”添动能
6月23日,在市国资系统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新老党员薪火相传,一股团结拼搏、爱岗奉献的“红色”力量在国资系统凝聚。
“在国资国企系统,既有兢兢业业、吃苦耐劳的前辈,也有立足岗位、踏实勤勉的优秀榜样!作为年青一代,我将严格要求自己,向前辈学习,朝榜样看齐!”新党员刘璐瑶说。
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徐乐丹介绍,目前,党组织关系和党的日常工作归口市国资委党委管理的企业共有24家,其中出资企业10家、驻襄央企省企14家。共设基层党组织309个,其中党委23个、党总支12个、党支部274个,共有党员6900余名,其中归口管理的中央、省属企业党组织、党员人数占70%以上。
为更好地履行抓国企党建“大工委”职责,市国资委党委在内设机构中增设企业党建科,以党建新成效带动国资国企工作融合发展。为推进驻襄中央、省属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和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市国资委举全市之力,提出“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真抓实干,完成情况在全省位居第一,我市一些创新性的工作举措得到省退管办高度认可,并在全省推广。
今年以来,市国资委党委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深入推进国企改革攻坚行动、解决国企改革遗留问题、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党建引领转作风促发展等方面痛点难点问题,不断推进国企改革遗留问题专项攻坚工程。改制破产企业土地收储、债权清收、职工安置和人事档案移交以及“空壳”企业处置等一大批问题得到有效化解。
人心齐,泰山移!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涌现出先进典型——市公交集团27路党支部书记熊会萍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襄阳中环水务有限公司樊城管网运营维护分公司闸班班长赵智勇被评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
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面对新阶段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用好红色资源,学习好、传承好、发扬好身边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榜样的力量,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在实践中寻求新的突破,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徐乐丹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