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市经济运行处于较快增长区间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襄阳日报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刘倩 见习记者余子威 通讯员孙靖)“今年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处于较快增长区间,主要经济指标高开高走、持续恢复,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7月21日,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2021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廉剑锋对2021年上半年我市经济数据进行了解读。

廉剑锋介绍,总的来看,上半年,全市经济快速增长,回升态势强劲,复苏进程不断加快,逐步向正常增速水平收敛。

经济运行稳定向好恢复程度明显提高

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9.5%,与一季度相比,同比增速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4.1%,实现了由一季度的基本恢复到二季度的转正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

从生产领域看,三次产业全面回稳。农业经济稳步壮大,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2个百分点,比2019年同期增长13.5%。工业生产支撑稳固,全市规模以上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33个行业同比增长,23个行业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12个行业增速超过50%。服务业加速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从需求领域看,内外需求拉动有力。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同比分别增长92.9%、42.7%、134.2%,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3、8.2、80个百分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全市亿元以上施工项目970个,同比增长24.8%;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295个,同比增长189.2%。

增长动力升级向好结构调整加速推进

新产业巩固壮大。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502.3亿元,同比增长37.5%,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比2019年同期增长9.9%,占GDP比重达到21.1%,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

新动力加速成长。上半年,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5%,高于全省增速1.8个百分点,总量占全市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7.5%,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受电子器件制造大幅增长拉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3%。

新业态蓬勃发展。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96.7%,高于全市限上商品零售额增速55.6个百分点;快递业务量突破4000万件,日均超过22万件,快递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2.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3个百分点。1至5月,全市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35.3%、36%。

质量效益优化向好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企业效益明显改善。1至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5.2%,比2019年同期增长10%;营业收入利润率5.2%,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12.1%,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27.3%。

财政收入质量提升。在执行减税降费的前提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步增长,其中税收收入占比77%,保持较高水平。

市场主体更加活跃。随着全市“放管服”改革和“证照分离”改革的全面推进,全市市场主体不断增加,活跃度持续提升。上半年,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55.5万户,同比增长10.7%;新发展市场主体4.3万户,同比增长65.6%。

民生保障巩固向好群众获得感持续提升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2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2.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

消费价格稳中有降。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3%,从上年同期4.6%的较高涨幅稳步恢复正常水平。其中,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1.0%。

民生投资持续增加。上半年,教育行业、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文化体育和娱乐行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67.2%、321%、245%,比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119.4%、128.2%、63.5%。

居民收入恢复提高。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8.2%,比2019年同期增长10.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5.4%,比2019年同期增长13.6%。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