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建好“钢筋铁骨”夯实基础谋发展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襄阳日报

全媒体记者 

盛夏时节,漫步襄阳各地,处处都能感受到襄阳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火热氛围。

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一家家企业纷纷入驻,一个个项目加紧施工,一批批产品远销各地……襄阳的“内力”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一路高歌猛进。

今年上半年,全市经济快速增长,回升态势强劲,复苏进程不断加快,呈现持续恢复、快速增长、质效提升、稳中向好的态势。

底盘稳重大项目建设夯实发展之基

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支撑,发展必须依靠项目支撑来带动。

1月7日,全市2021年“开门红”暨第一季度重大项目“三集中”活动举行,共有249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在一季度开工、竣工和签约,总投资1961.7亿元,项目涵盖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

4月27日,全市2021年第二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竣工、签约活动举行,除了高新区主会场外,还在枣阳、宜城、谷城、老河口、襄州、襄城和樊城设立分会场同步开展活动,共有156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竣工、签约,总投资608.75亿元。

今天的项目数量决定了明天的经济总量,今天的投资结构影响着明天的产业结构,重大项目就是撑起我市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从市区到各个县(市、区),到各工业园区,再到各乡镇,到处是火热的项目建设场景,高质量发展的铿锵脚步正稳步前行,襄阳大地迎来了新一轮建设黄金期。其中,不乏一些投资体量大、产业层次高、社会效益好的重大项目。

总投资400亿元的中国汉江生态城暨湖北省交旅融合示范区项目、总投资69.5亿元的207国道襄阳段改建工程项目、总投资42.4亿元的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工程项目等,为加快建设美丽襄阳、率先实现绿色崛起提供强力支撑;

投资30亿元的高新区连山湖生态公园项目、投资18亿元的襄阳绕城高速公路东南段延长线(襄阳至南漳)项目、投资2.6亿元的七里河(大李沟)黑臭水体示范工程项目,将使市民出行、就医更加便捷,极大地增强获得感、幸福感……

项目是一个地方的立身之本、发展之基。翻阅我市高质量发展篇章,我们不难发现,好项目、大项目依然是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襄阳,正在这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上加速前行。

质效升高质量招商汇聚发展新动能

招商引资,作为一座城市的发展后劲支撑,已逐渐成为地方转型发展的衡量标尺。回望上半年,一组组令人欣喜的数据为我市招商引资工作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数据显示,1至6月,全市招商引资主要指标稳中有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新签约正式合同项目572个,正式签约项目合同投资额同比增长31.4%,和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11.25%。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50个,引进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80个,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上市公司投资的项目31个,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2.39%、60.61%、65.96%。

与时间赛跑,追赶超越才会有速度。随着我市招商部门不断加大“走出去”“请进来”力度,我市招商引资的成效迅速显现,落在白纸黑字的签约文本上,更落在推动发展的动能上。

深圳市传奇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00亿元的襄阳国际康养城项目、供销云商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50亿元的中国供销(鄂西北)供应链产业园及鄂西北区域总部项目、彤诺电子鄂州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的计算机显示屏及整机生产项目、湖北韵生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的韵生快速货运动车组电动转运装置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引进,将引领襄阳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襄阳高质量发展铸就坚实的基础。

大企业纷至沓来,好项目相继落地。我市正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延伸产业链招商,快速形成产业集聚,壮大产业规模,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乘法效应”,使得全市产业发展形成集群化态势和规模化效应,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服务优营商“软环境”铸就发展“硬实力”

不久前,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全市招商系统积极联系招商引资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紧缺岗位人才需求,共收集正威集团、江苏龙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盼盼食品有限公司等70家知名企业需求的97个工作岗位,市招商局向社会发布招聘信息,助力解决企业“用工难”的问题。

无独有偶,航鹏化动项目签约后,我市在规划设计、项目征迁、审批报批方面安排相关单位全程协办,让项目招标工作提前了60个工作日,在项目土地摘牌6天后就正式开工建设。

精准的服务,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今年以来,我市在优化政务服务、打造宽松市场环境、营造公平法治环境等方面精准发力,不断增强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襄阳样本”。

其中,全面推行“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跨省通办”和“无申请兑现”改革,推动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全面落地见效;

出台《襄阳市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围绕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减轻企业负担、强化信用法治保障、健全机制等5个部分强化改革措施;

建立完善营商环境问题投诉联动处理机制,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政治监督、政治巡察的重要内容,加大对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的通报曝光力度……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襄阳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做出一系列努力,不仅增强了企业的获得感,也提升了企业的投资信心。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市场主体不断增加,活跃度持续提升,共有各类市场主体55.5万户,同比增长10.7%;新发展市场主体4.3万户,同比增长65.6%。

百尺竿头思更进,催马扬鞭自奋蹄。如今,在襄阳大地,火热开工的重大项目、顺利推进的重点工作、不断高涨的干事创业热情,正驱动着襄阳在新时代开启新一轮发展的引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