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更高效更便捷更精准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襄阳日报

全媒体记者 严俊杰 韩犁夫

通讯员 邓汉彬 马超 李明杰

瞄准最高标准、最高水平,8月25日,我市召开襄阳市“两网”建设百日攻坚动员大会,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一网通办”改革,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

围绕会议发布的《襄阳市全面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襄阳将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

为群众办事生活增加便利

《实施方案》要求,要着力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一次不跑”。为此,我市将继续深化相对行政许可权改革,深入贯彻落实“清、减、降”专项行动,推动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

到2021年底,我市将实现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平均减环节比率从14%提高到30%,平均减材料比率从17%提高到30%,平均减时限比率从57%提高到80%,平均减跑动(零跑动)比率从38%提高到50%。《实施方案》还强调,要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平台“一网好办”。我市将优化网上申请表单,再造网上业务审批流程,重构部门业务系统,推动单个事项秒批秒办,多个事项打包联办。

到2021年底,我市将实现全市政务服务网个人、法人注册用户数量从112万个提高到150万个,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实际网办率从51%提高到60%,“i襄阳”等政务APP月活跃用户数从12万提高到50万,全市上线“一事联办”主题事项数量从13个提高到54个,全市秒批秒办事项数量达到50个。《实施方案》要求,要加快推动政务服务线下“一窗办理”。到2021年底,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事项进驻比例从91.5%达到100%,乡镇(街道)政务服务大厅事项进驻比例从59.8%提升到85%,完成全市111个乡镇(街道)政务服务大厅硬件建设。《实施方案》还要求大力推进全市公共数据“一库共享”,加快全市公共数据归集力度。到2021年底,垂管业务数据回落襄阳比例从15%提高到40%,市县两级政务部门和公共事业部门线上数据归集率从60%提高到90%,全市各级部门线下公共数据电子化率从30%达到60%。

此外,根据《实施方案》要求,我市还将强力推动“襄十随神”城市群政务服务事项“一域通办”。到2021年底,实现第一批71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在城市群内异地通办。

年内推进多项重点工作

今年是推进“一网通办”的第四年,我市还将在“一网办”“一次办”“就近办”上下功夫,实现更高效、更便捷、更精准。根据《实施方案》要求,我市今年将推进多项重点工作。

要清事项、减流程,提升部门业务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要扩大政务服务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梳理范围,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管理标准化,推进市县乡村依申请及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事指南要素“四级118同”,实现办事事项精细化、办事指南规范化、办事材料精准化。加强和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为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提升保驾护航,在全省率先探索一批以“一照通”为代表的各类审批制度改革,推动全市行政审批逐步走向简约化、服务化、信用化和整体化。要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动“一张蓝图、一个系统、一张表单、一个窗口、一套机制”提档升级。要以“一件事”为切口,强力推动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今年重点推进54个“一件事”场景再造。要试点探索智能审批,推动无人干预自动办理,实现50个政务服务事项“智能秒办”。

要抓基础、促汇聚,持续深化数据治理和应用创新。要加强政务外网建设,推动地方自建业务专网“应并尽并”,提升政务外网跨层级、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支撑服务能力。要加强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推动地方自建业务系统“应合尽合”。要加强电子签章平台建设,推进电子签名和电子印章应用管理。要加强政务移动端建设,提高“掌上办”服务能力,重点提高贴近民生的服务事项办理便捷度。要深化电子证照归集应用,推进纸质材料免提交,今年完成22个部门的108类电子证照归集工作。要加强大数据整合汇聚,实现全市各类公共数据“应归尽归”,形成统一的公共数据资源地。要加强大数据治理,提升全市公共数据质量,确保数据状态可感知、数据使用可追溯、安全责任可落实。要深化大数据共享、开放和应用,提升服务市场主体和社会发展能力。要加强数据安全管理,提高网络数据应用安全防范和抗风险能力。

要抓服务、促融合,全面提升线下服务能力。要提高综合窗口覆盖率,提升窗口综合服务能力,落实各级政务服务大厅事项“应进必进”。要加强线下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增强基层政务服务效能,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事项进驻率要达到100%。要加快自助服务体系建设,服务群众“就近办”,不断提升自助服务终端集成服务和末端服务能力。要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拓展便民服务渠道,推动政务服务整体联动、全流程在线。要加快推进跨区域通办改革,提升全市政务服务整体水平。要加快“襄十随神”城市群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推进区域协同发展。

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市委书记马旭明指出,市委、市政府把“两网”建设作为当前全市“头号改革工程”。改革,就必然动真碰硬,会遇到各种困难。对此,《实施方案》也提出了各种措施,为“一网通办”推行扫平阻碍。

《实施方案》要求,要完善政务服务组织体系,凝聚共谋发展合力,要构建分工明确、权责清晰、统筹高效的跨部门、跨层级协调机制,支持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探索创新应用场景。同时,财政部门要按需做好资金保障,各地各部门要主动认领改革任务,确保改革措施落地见效。

《实施方案》还要求,聚焦突出问题,成立工作专班攻坚,打赢政务信息系统整合、电子证照归集应用和数据共享治理三大攻坚战,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作任务。要夯实责任落实,加大考核督办力度,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晾晒问题整改成效。要拓展评价渠道,形成服务评价管理闭环,实现政务服务评价、反馈、整改、监督的闭环管理。要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营造良好改革氛围,进一步提升全市“一网通办”的服务能力和知晓度。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