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推行“零拒绝”提升政务服务效率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襄阳日报

通讯员 帅娟 李雯艳 焦冰洁

全媒体记者 姜雁冰

“请问姑娘,申请低保在哪个窗口呀?”8月13日上午,一位年纪在50岁左右的阿姨来到老河口市政务服务大厅一楼咨询导办台询问。

“您好!低保业务不在大厅办理,我可以给您提供一个办理单位的咨询电话,您可以先咨询一下相关流程和需要递交的手续,您准备好后再去办理,可以吗?”咨询导办台的工作人员边说边迅速翻出一个小本子,将办理单位电话写在一张纸上,递给了这位阿姨。

这是今年以来老河口市行政审批局推行“零拒绝”服务,提升政务服务效率的一个缩影。

立足“马上办”

推行“零拒绝”

今年5月,老河口市行政审批局围绕《老河口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精神,结合走访调研征求到的企业和群众意见建议,出台了《关于在政务服务大厅推行“零拒绝”服务的通知》,全面推行“零拒绝”服务,并通过召开首席代表例会、适时开展暗访督办、设置投诉电话、定期予以曝光等方式,强力推行“零拒绝”服务,全力落实“马上办”要求。

据该市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强介绍,“零拒绝”服务就是政务服务大厅各窗口在受理任何询问、申请时,对于不属于本部门受理范围、不符合申请条件、申请内容处于模糊地带或空白领域、办理资料不全等情形,不说“不能办、不清楚、不知道”,只说“怎么办、在哪儿办、我来办”,用心帮助申请人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力争让群众少跑路。

截至目前,该市政务服务大厅各窗口已为群众提供“零拒绝”服务500余人次,做到了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复、事事有着落”,深受企业和群众好评。

便笺“小本子”

办事“指南针”

在老河口市政务服务大厅一楼咨询导办台,记者发现一本本便笺。该导办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一本本便笺,就是群众办事的“指南针”。

张强说,以前有很多群众来办事大厅办理一些尚未入驻政务服务大厅的业务,因为办不成而有怨气。为了不让群众再跑腿,通过大走访,他们收集了涉及民生事项、企业需求的相关部门业务办理电话、地址等信息,详细记录在小本子上,为办事群众提供指南,并要求咨询导办台一旦遇到有人咨询的情况,一律不得以“不知道、不清楚”等语言搪塞。“本子虽薄,却体现了为民服务的大格局,这个方式好。”在记者采访时,一位前来办事的市民称赞道。“群众再小的事也是大事。”张强说,细致入微的服务不仅让群众感到暖心,在群众心目中也树立了党委、政府的形象。自该局推行“零拒绝”服务以来,政务服务形象进一步提升,得到群众的普遍赞誉。

6月23日,薛集镇一位群众专程给咨询导办台送去“服务‘零拒绝’

心系老百姓”的锦旗。

解决困难事

为民“无止境”

“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树形象”,这是该市开展“推行‘零拒绝’承诺,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活动以来,今年6月,老河口市人社局结合自身实际,向社会作出的公开承诺。“有时遇到一些特殊群体,更需要我们的细致与耐心。”老河口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6月中旬的一天,社保窗口来了一名特殊的参保人。当工作人员试图与他沟通时,才发现这是一名仅带着身份证及记录一个电话号码纸条的聋哑人。通过系统查询他的参保情况并拨打纸条上面的电话询问得知,该参保人要办理账户转移业务。工作人员通过文字书写方式与他沟通,让他了解办理流程,主动联系他在老河口的参保单位和银行,最终帮助他顺利完成欠费补缴和账户转移。“感谢警官,帮我找到了家人,找回了户口。”5月31日,师某在姐姐的陪同下,拿到了久违的户口本。原来,师某原户籍地为老河口市光化街道办事处,1998年和姐姐外出打工时走散,之后因种种原因与家人失去联系23年,老家的户口自动注销。随着社保、医保等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让师某有了找回户口的打算。当师某回到以前的住所却发现父母早已离世,兄弟姐妹也无法联系,只好来到老河口市政务服务大厅公安局窗口求助。

在了解情况后,警方经过多方努力终于联系上师某的姐姐,同时前往师某原户籍地多次走访调查、收集资料,并与师某现居住地警方取得联系并核实情况。经过10余天的不懈努力,师某终于恢复了身份,拿到了户口本。“服务‘零拒绝’,为民无止境!”张强说,这仅是他们提升政务服务效率的第一步。下一步,将深化活动成果,让老河口市政务服务大厅的每一个窗口都成为解决群众困难事、烦心事的平台,全力打造温馨的营商环境,让群众始终感受到政策的厚度、政府的温度、服务的力度,不断增强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