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华为云联合襄阳云谷为本地智慧城市应用企业赋能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襄阳日报

中国的政务信息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三金工程”推动上,我国确立了“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的基本框架。当201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十三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后,要求统筹构建整合大平台,共享共用大数据,协同联动大系统,政务云实现了从1.0到3.0发展的“三连跳”。其中政务云1.0阶段以“资源”为中心,2.0阶段以“数据”为中心;而到了3.0阶段,政务云肩负“政府算力基座+智慧城市核心枢纽”的双重使命,朝着全域数字化、智能化融合方向发展。因此政务云建设重心从IaaS(基础设施服务)向PaaS(平台服务)和SaaS(应用服务)转移。

在政务云发展的各个阶段,华为云既是参与者,也是实现变革的推动者。截至2020年,华为云累计服务了600多个政务云项目,涵盖了38个国家级项目与25个部委项目。

早在2015年,华为在襄阳建设了华为云服务华中大区中心。今年7月15日至16日,由华为云与襄阳云谷联合举办的华为云原生产品及解决方案赋能培训第四期圆满收官。本次培训历时两天,来自云谷及襄阳本地20多个应用软件开发企业参与培训。以应用为中心

开启云原生2.0时代

在培训现场,华为云专家讲述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应用服务正历经“ONCloud”到“INCloud”的云原生2.0演进。由于政务云对管理运营效率、绿色节能、安全可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华为推出政务云云原生解决方案,提供面向城市应用和服务的开发、测试、部署上线、治理、运行、运维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支持服务。云原生2.0作为政企智能升级的新技术,是智慧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能力,具有资源高效、应用敏捷、业务智能以及安全可信四大优势。华为政务云云原生解决方案可根据多元算力满足不同场景的个性化算力需求,同时能提升应用迭代速度,并帮助政企管理好数据,实现数据资产沉淀和价值挖掘,最终结合全方位安全服务,保障应用上云安全。分布式实现“一城一云”

加速城市创新

“十四五”开局之年,各地明确提出要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变革。为了助力“智慧城市”快速构建,华为云政务云解决方案基于“1+N+M”体系,通过“基础创新”与“应用创新”并举的方式,加速城市的创新智变升级。

华为云专家耐心分析了升级的两大核心,一是对SaaS应用更加敏捷地服务,二是“云原生2.0·分布式”的云、边、端架构,能把数据资源为中心转变为应用为中心,资源集约化变成应用集约化,并能使省、市、区(县)间的业务和数据实现全局统筹和协同,实现“一城一云”的灵活应用,应对精细化治理新常态。

华为云携手襄阳

我们一直在一起

襄阳作为较早开展大数据示范应用的城市,依托华为云计算中心,在政务管理、公共服务、决策支持等领域都拥有丰富经验。目前襄阳市政务应用和数据形成了规模性集中应用,95%以上的政务应用部署在这里,涉及80多个局委办的220多个业务。目前可共享交换量9亿条,汇集量5.9亿条,一网通办、12345、工改等业务均对接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交换数据总量达6.27亿次,日使用量峰值达到443万余次。

华为襄阳云计算中心具备良好的城市数字基础设施的基础,以及智慧城市建设所需的各种高阶服务能力,如云原生、大数据平台、AI平台、政务大数据平台,加上华为本地服务和运营团队支撑,可以很好地承载以城市数字化、数字城市化、产业数字化为中心的智慧城市建设,支撑智慧中枢、智慧大脑、智慧应用场景等要素的建设需求,为襄阳以“一网统管”为核心的智慧城市建设助力。

(朱科 葛虹菲 周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