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奕君
前两天,父亲给我打电话,说他们支部党史学习教育在市里受到了表彰。隔着电话,我都能想象出他眉角眼头的兴奋和满脸的笑意。
我出生于湖北麻城,那片红色热土上有着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我的父亲是一名有着40多年党龄的乡镇干部,他对我的教育,就是从讲党史故事开始的。
从黄麻起义到红四军、红二十八军,从王树声到王宏坤、陈再道、许世友……伴随着父亲讲的故事和父亲要好好学习、向先进看齐、争取早日入团入党的念叨,我走过了童年、度过了青春期、上了大学。
现在看来,我接受过两种不同形式的党史学习教育。一种是父亲教的,单纯、质朴,让我从情感上感受到了党的温度,一种是学校教的,系统、完善,让我从理论上认识了党的伟大。
这两种教育让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从情感和行动两个角度,加深了对党的认识,党的光辉形象深深印在我的心里。
大学毕业后,父亲仍坚持对我进行党史学习教育,这个时候,重点变成了要努力工作,用实际行动感恩我们的党。
在父亲的指引下,我从深圳回乡参加公务员考试,被分配到谷城县一个偏远乡镇工作。那几年,父亲一次也没来看过我,但他隔三差五就打来电话,督促我努力工作、积极向组织靠拢。
终于,有一次我忍不住怼了父亲:“整天就知道说这些,除了入党,就是工作,你还能说点别的吗?”
当时,为迎接省里一项检查,我连续加班,累得连话都不想说。事后,心里有些后悔,但更后悔的是接到父亲的来信之后。
父亲在信中这样写道:“儿子,之所以总是跟你讲入党和工作,因为这是我一生中最骄傲的两件事!正是跟着党,靠着努力工作,我才从穷山沟里走出来,一步步成长,收获荣誉、组建家庭,有了如今的幸福生活。而你,只有加入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组织,与一群有着共同理想的人同行,才能锚定方向,走得更远、成长得更快。”
这封信里的话,我一直记在脑海里。每当碰到挫折、感到沮丧时,我就会想起父亲信中的叮嘱,那叮嘱传递着他一生的信仰,也让我感受到了如山的父爱和殷切的期望。
事实上,更多时候,父亲是在用实际行动为我做表率。
忙,是我对父亲最深刻的印象,用母亲的话说就是“两头不见天”,好几次甚至连春节团年都不见他人影。
2015年,父亲退休了,但他又被推选为办事处离退休党支部书记。这下,他比以前更忙了。每次回家,我总能看到父亲来去匆匆,不是开会,就是去看望慰问退休老干部,再不就是开展党组织活动,张口闭口就是党建、党务、老干部。
我不解地问父亲:“您忙了一辈子了,为啥就不能好好休息一下?”
父亲说:“我不能辜负组织和同志们对我的信任啊!”父亲的辛劳换来了丰硕的回报:他所在的离退休党支部连续多年被黄冈市委评为示范党支部,他个人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
什么样的党史学习教育是最好的?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父亲教我学党史,让我受益良多。小时候,他用故事教,引起我的兴趣;长大后,他带我到现场看,为我播下爱党敬党的种子;工作后,他用书信叮咛,坚定我的信仰;退休后,他离岗不离党,身体力行为我做榜样。
如今,我正走在父亲用党史照亮的路上,这路上有许许多多跟他一样将信仰刻入灵魂的优秀共产党员,有“全国最美公交司机”熊会萍,有“全国模范检察官”乔富粤,还有已离我们而去的“审计一面旗”朱卫东……我将以他们为榜样,继续坚定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我坚信,只要我们与党同心同向,前路一定会更加光明,伟大的中国梦也一定会实现。
(作者单位:襄阳市审计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