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波 周娜
编者按
今年湖北、河北、辽宁等8省份进行了第一届新高考。6月25日,湖北省高考成绩公布,襄阳五中2021届高考学子又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创造了新的辉煌,物理类李欣恬考出了709分,历史类程佳俊考出了675分。截至7月6日,已有33名同学超过北大、清华录取分数线,被北大、清华招生组预录取。
在这闪耀的成绩背后,是襄阳五中全体教职工砥砺奋进、奋力拼搏的结果,更是襄阳五中党建工作把准方向、学校全体党员凝心聚力齐奋斗的结果。近日,笔者采访了襄阳五中部分师生,解读襄阳五中2021年高考决胜的秘诀。
在襄阳五中有一个班级,全班共40人。湖北省2021年高考成绩揭晓后,该班最低成绩为632分,最高为709分,平均分为672.7分。
7月5日,北大、清华招生组传来消息,该班已有18名同学的高考分数线超过了北大、清华招生预录线(其中11人已被北大、清华强基计划录取)。
这个班就是2021届襄阳五中高三(30)班,班主任褚伟。
最牛班有个最牛班主任
高三(30)班是今年襄阳五中的最牛高考班,班主任褚伟早在3年前就被我市媒体冠以最牛班主任的称呼。
最牛班主任褚伟有多牛?据统计,2021届高三(30)班是褚伟带的第四届高考班。2012年,他任班主任时,班上5名同学被北大、清华录取。2015年,他所在的班级7名同学被北大、清华录取。2018年,他带出了9个北大、清华学生。2021年,他所带的班超北大、清华预录取分数线的有18人!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褚伟创造了襄阳市乃至湖北省的教育奇迹。
问起褚伟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他说,作为班主任,成绩的取得不是“苦逼”出来的,他始终坚持把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和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始终坚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性和学习习惯。
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在于班主任也是这样的人!褚伟为人淡定、大气,尽管成绩斐然,但他宠辱不惊,任何时候处理事情都不急不躁,以分析利弊得失为先。
在高三的每一天,褚伟都是早上6点起床后第一个到教室的人。他说:“高考是一场持久战,学生很容易感到疲惫。冬日起床对谁都是挑战,但我来了,同学们看到了,就受到了鼓励。”他习惯在自习的时间喊同学进行“定制”辅导。班上40名同学,每个同学的学科优势和劣势、每一个阶段存在的学习问题,他都了如指掌。自习课的时候,他会跟学生们进行沟通分析,一起确定阶段学习目标和重点。他早上来得最早,晚上走得最晚。“哪有什么窍门,不过就是我把每天、每时都做到位了,做好了。”褚伟说。
最牛班的学生拼的是学习方法和眼界
襄阳五中2021届高三(30)班,大多数同学都来自2018年的襄阳五中自主招生。这个班本来是按照竞赛班在组建,2020年1月教育部强基计划的推出打乱了班级的竞赛计划。这个班才从主抓竞赛改为了主抓高考,人员也被整合到高三时的40人。
按原计划,由于高一一年班级主体都放在竞赛上,高二上学期,全班的成绩在整个年级中并不突出。平常的考试中,全年级前10名,班上只能占两三人。
与同年级比尚存差距,更别谈校外竞争了,全班师生压力都很大。
高三(30)班的很多同学单科成绩非常好。在褚伟的倡导下,班上的同学很多都被封为“大神”,有“物理大神”“化学大神”“数学大神”等。2020年,褚伟告诫同学们,疫情期间,越是困难,大家越应该抱团学习,“互相比拼,团越抱越大。”
在今年的高考中,高三(30)班的李欣恬成绩最为突出,她总分709分,其中物理满分。李欣恬表示,班上物理考了满分的同学有16个,还有3个同学拿到了99分。40人的班级,将近一半的学生物理接近或拿到满分。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在于同学们找到了独特的学习方法。
李欣恬学物理的时候,善于了解每个题型背后的“模型”。她认为,所有题目都是“模型”的变形和叠加。把不同类别的每种题目对应的板块“模型”钻研清楚,做题时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在学化学、生物时,由于这两科琐碎的知识点多,李欣恬平时都把这些知识点用小本子记下来,经常翻看。在不断回看与练习中,这些琐碎的知识点也就记牢了。
在学数学时,李欣恬将数学错题本按《高中数学必修1》《高中数学必修2》《高中数学必修3》……进行整理,便于回看改错本时能很快找到自己的薄弱板块。
虽然李欣恬在高三时考过年级第一,但她也经常有因这里看错那里看错而丢分、考不好的时候。当成绩有波动,进入瓶颈期的时候,李欣恬会首先分析做错题目的原因:是看错题,还是知识点不够,还是心态不稳定。
高三上学期有段时间,李欣恬的英语一度能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上丢20分。她找自己的好朋友、同学请教。了解到很多同学都会在某个阶段成绩有波动的情况后,她用刷题查漏补缺,积极调整心态。很快,她的英语成绩就稳定了下来。
班上同学和老师一起将华师一附中的长飞班(该班2020年高考考得特别好,学生平均分为660分)作为赶超目标。他们将目光从目前的疫情学习困难中移开,定下宏伟的高考目标:拿到全省第一、全省前十占三个、包揽市级前3名、包揽全校前5名、裸分过北大和清华线10人。最终,北大、清华录取超15人。“我们的对手不是班上的同学,而是面向全省。”同学们即便是在疫情期间也互相加油鼓励。为了激励老师和同学,高三时,褚伟广泛征求意见,将班级名字改为“鸿泽班”,寓意宏大志向、铭记恩泽。
头脑清醒,波澜不惊。高考时,班上40名同学没人发挥失误,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致,当初定下的目标基本都实现了。
最牛班级的老师这样教
2020年6月15日,褚伟通过网络举行了一场主题为“做自己的英雄”的线上家长会暨高三动员会。动员会上,学生李砺涵发言:“我们的老师,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极高的教学水准。即使在网课期间,老师也通过腾讯会议自习、作业限时等多种手段避免了网课教学不易监督和检验的困境,学习效果基本未受到冲击,仍保持着稳步向前;各科成立了培优补弱学习小组,老师不厌其烦地一条条发语音指导,面对学生的问题用‘六十秒语音方阵’细致教导,在炎热的环境中每天面对空荡荡的教室认真上课……”
学生李砺涵的发言揭示了高三(30)班老师的教学方法。除了日常的教学任务、认真授课以外,高三(30)班的同学7人或8人分为一个小组。疫情期间,一个个小组用腾讯会议的形式,互相看着自习。
老师们在疫情好转、学生回归学校后采取的是面批面改的教学形式。每场考试过后,同学们就会以小组为单位拿着答题卡和试卷去找老师交流。小组里再以4人为一组,找老师解答。
高三(30)班选的是物理类,班上语文和英语相对拉分的同学较多。英语老师朱红敏和语文老师汤玲在帮同学赶超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汤玲会整理很多的语文素材分享给同学们学习。朱红敏将英语作文进行分类整理,教同学们抓重点。两位老师,不管有没有自己的晚自习,每天都会在办公室、阅览室等待同学们前来进行面对面交流。
当天的学习任务当天完毕。整个教师团队几乎每天总结,每个周考后进行分析、对比,对每位同学都定制了专门的学习进度,适时进行表扬或监督。每天晚上,当学生在自习的时候,褚伟会根据各个学科老师的反馈进行总结。
长时间的刻苦学习,学生容易感觉疲惫。为了鼓励学生,褚伟经常利用周例会的时间给同学们读一些北大、清华、华师一附中的新闻和消息,还会请家长和优秀学生谈感想,说一说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以李欣恬为例,她的物理成绩很好,做题速度快,但容易犯低级错误。做错了几次题之后,李欣恬就容易给自己贴标签,说自己不行,再遇到考试就觉得“慌”。褚伟了解后,当李欣恬考得好的时候,褚伟就表扬李欣恬一遍,让她对自己建立信心。
为激励学生,褚伟将班级分为“博雅”“领军”等小组,并互相比较。虽然不在同一教室上课,但大家感觉空间上在一起。疫情形式好转后,班上学生的成绩进步巨大。
2020年7月,学校正式复课后,年级前十名,高三(30)班能占到5个以上。班上同学信心大增!等到高三后期,年级前十名,高三(30)班能占到7个以上,有时甚至是9个。2020年10月,全省7校联考,全省前十名,高三(30)班占了3个。
为同学们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不紧盯眼前,思想上有高层次高站位;日常学习落实到每一个同学、每一科、每一日任务上……这些,就是高考最牛班的秘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