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敏 肖清心 彭艺唯
从强化七大中心建设,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优质诊疗,到开通网上绿色通道,胎儿彩超、入院办理、门诊慢性病申办上“云端”;从多学科诊疗专家主任济济一堂,碰撞思想火花,到更换住院部被褥、家具,把关爱患者的医疗服务承诺落实到每一个细节……襄阳市中心医院紧紧围绕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强化学科建设、优化就医流程、关心关爱群众,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学科建设快马加鞭
护佑生命争分夺秒
学科建设是医院的灵魂。提高诊疗水平,让重症患者就近看病,是医务工作者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体现。
明确目标,找准路径,市中心医院以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症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等七大中心为“龙头”,学科建设全面提速。
市中心医院卒中中心被国家脑防委授予“高级卒中中心”称号。今年,该中心将DNT平均时间缩短至22分钟。这22分钟极具“含金量”。DNT时间即急性脑卒中患者进入医院到静脉溶栓开始给药时间,国内及国际指南均建议DNT时间在60分钟以内。在22分钟内,医护人员要完成预检、分诊、接诊、病史采集、采血检查、心电图、CT检查、交代病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开始静脉溶栓给药等一系列严谨规范的诊治流程,难度可想而知。2020年,中国脑卒中大会暨脑卒中防治工作总结会在安徽合肥举行,市中心医院高级卒中中心被评为“2020年度四星高级卒中中心”。
有数据指出,胸痛症状的患者中,以冠心病、心肌梗死为主,且一半患者属于毫无征兆的急性心肌梗死(AMI),这类疾病一旦发生,病情变化快,近一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尚未送至医院即宣告死亡。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通过整合院前120急救系统、急诊科、心电图室、心内科、导管室及检验科等多方力量,并联合市、县各级医院及各社区、乡镇卫生服务中心,搭建了一条涵盖院前、院内、院后的急性胸痛救治“高速路”,拯救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
治疗方案不断优化
学科联动惠及患者
为群众办实事就是要换位思考,急患者之所急,解病人之所忧。
张女士的儿子天天患有疝气。想着疝气平时不疼不痒,孩子学业又紧张,张女士便一直没有带孩子到医院接受手术治疗。这个暑假,张女士带着孩子来到市中心医院就诊。听医生介绍该院早就开展了小儿疝气“日间手术”后,她懊悔不已,“早知道‘日间手术’就能解决,完全没有必要拖这么长时间。”手术仅用了20分钟,术后医生检查了天天的伤口,见伤口没有异样,便让张女士办理了出院手续,带着孩子回家休养。
“日间手术”是指选择一定适应证的患者,在一至二个工作日内安排患者住院、手术、术后短暂观察、恢复和办理出院,患者不在医院过夜,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模式。“日间手术”具有缩短患者住院等候和治疗时间,使更多的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疗;降低在医院感染的风险;减少医疗花费;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等优点。
市中心医院2017年开始开展日间手术,截至目前该院已有23个病区开展121个“日间手术”病种,惠及无数患者。
如果说“日间手术”让患者少花钱,那么多学科诊疗就是让患者享受最佳诊疗服务。
2018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发起全国消化系统肿瘤MDT诊疗试点工作,市中心医院成为国家首批MDT试点医院。该院组建由肿瘤科、临床外科、消化内科、放射影像科、病理科、超声科、营养科等学科参与的治疗食管癌、胃肠肿瘤、肝胆胰肿瘤及结直肠癌的四支多学科诊疗专家团队,开展诊疗工作。2020年11月,市中心医院被授予“国家消化系统肿瘤多学科试点项目A级达标单位”称号。
网络通道全面提速
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
为群众办实事就是要不断优化服务、简化流程,让数据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
今年市中心医院通过微信小程序,先后上线了自助入院、自助出院、胎儿彩超预约、候诊排队实时查询、核酸检测预约等一系列便民服务,让患者享受智慧医疗发展带来的便捷。
市民刘女士的母亲前段时间因失眠、焦虑在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母亲的入院手续、出院手续都是刘女士“指尖办理”的。刘女士说:“医生给我母亲开完住院单后,直接给我了一个二维码,扫码后按提示填写就诊卡号,核对相关信息,直接在网上交纳住院预交款。出院后,在‘电子票夹’小程序还能查看住院结算电子发票。”
市中心医院最近推出的“手机端微信+人工代办门诊慢性病”便民服务,则是将便民通道延伸到了居住在异地的襄阳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医保专员添加居住在异地的襄阳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微信,线上接收医疗文书资料,帮忙代办申报资料打印、鉴定专家审核、资料上报医保局审批等一系列手续,实现了居住在异地的参保人员不跑腿便可通过医院办理门诊慢性病申办。
随着市中心医院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速,医疗资源得到了高效利用,患者就诊满意度不断提升。
增强职工幸福感
凝心聚力谋发展
为群众办实事还要关心关爱医院职工,提升职工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市中心医院先后召集博士、新职工、老职工进行专题座谈,广开言路,收集整理职工关心关切的各类问题。
青年职工的婚恋问题,高学历人才、助理护士的晋升问题,聘用人员的待遇问题,实习生的住宿问题……问题越是棘手,越是要想办法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近年来,市中心医院引进的博士中有不少是外地人,对此,医院当好“娘家人”,医院工会、团委组织青年职工参加各类相亲会,积极帮他们“牵线”,以解决个人问题。聘用护士凡取得中级职称后,与该院正式职工待遇拉平,真正实现同工同酬。
部分职工反映院区电动车充电端口少,充电费用高。对此,医院在南院区内外以及医院家属区新增可充电地点3处,可充电端口由原来的48个端口新增至112个。针对职工提出的充电费较高的问题,该院和第三方公司进行磋商,最终将充电费用下调了20%,充分满足医院职工的充电需求。
医院发展,职工幸福,社会满意。市中心医院“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正蓬勃开展,一个个“急难愁盼”问题迎刃而解。医疗服务提质增效,关爱职工凝心聚力,市中心医院将切实履职尽责,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