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滕德俊:危难时刻显担当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襄阳日报

全媒体记者 韩秀嫣

近日,襄城区欧庙镇邹湾村村民李开心的儿子李家普回忆:“我不在村里住,80多岁的父母行动不便,多亏了滕书记帮他们转移,不然后果不敢想象。”

李家普嘴里的滕书记,就是被当地百姓称为抗洪主心骨的襄城区欧庙镇邹湾村党支部书记滕德俊。

邹湾村紧邻渭水河,渭水河上游有彭沟水库、渭水水库、三八水库和巴岗水库4座水库,一进入汛期,河道水量加大。滕德俊时刻把防汛工作放在心上,按照欧庙镇防汛指挥部的要求,提早安排制定渭水流域抗洪预案,密切关注天气、水库水位情况,并将杨威中学设为该村的避险安置点。

8月11日下午,接到夜间有强降雨的预警,滕德俊就开始准备防汛物资,通知村干部加强巡逻。当天夜里襄阳下大雨,作为渭水河河长的滕德俊整夜没有休息,一直在村前河道关注水位情况。

8月12日凌晨5时,渭水河水位不断上涨,超出警戒水位,已经溢出河道,快漫进村里。滕德俊立即上报,启动渭水流域抗洪抢险应急预案。同时通知村干部,挨家挨户查看,所有村民必须全部转移,一户不能落下。

“当时心里就想着,快一点,再快一点。”滕德俊在风雨中不停奔走,大声通知群众转移。欧庙镇组织的民兵、消防、公安和特警人员及时到达,转移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当天上午10点,负责转移村民的村干部焦急地联系滕德俊,三组村民习仁全一家不愿转移。“我长这么大岁数,水就没淹过我的家。”86岁的习仁全压根不相信这场雨能造成大灾。滕德俊眼看屋里的水已经淹没小腿,立即联系习仁全的儿子,在家人和现场工作人员不断劝说下,习仁全才同意转移。

直至当日中午12点半,邹湾村受灾的207户500多人全部成功转移,其中300多人投亲靠友,200多人转移到安置点。“安置点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床被?有没有吃的?”转移完村民,不放心的滕德俊给安置点的村民打电话询问情况。“镇政府送来了救援物资,有床有被子,有饭吃有水喝,书记您放心吧。”听完这些,滕德俊才长舒一口气,可以短暂休息一会儿。

暴雨和洪水重创了邹湾村,房屋倒塌,道路被毁、电路中断、通信信号微弱、耕地被冲毁……但因提早转移,村里没有一例人员伤亡。滕德俊说,关键时候,党员干部不乱,群众才能放心,才能安心。

滕德俊一直冲锋在救灾一线,从8月12日凌晨忙到当天晚上,忙碌的过程中,滕德俊甚至没空安置自己的家人。直到8月13日中午,滕德俊才和妻子联系,得知妻子已把家人安置在杨威中学,他又开始组织生产自救。

洪水还没完全退去,滕德俊就开始安排大面积消杀、清理杂物、清排积水等工作。村干部全员上阵,群众纷纷动手,走上街道清理渣石、淤泥,帮助抢修人员恢复供电。

欧庙镇城建办驻村干部郭礼庆一直在邹湾村参与抢险救灾,他动情地说:“洪水没有冲散人心,在滕德俊带领下,乡亲们不仅没有抱怨,而且齐心协力抢险救灾,各项工作都顺利开展了起来。”

为了抢险救灾,滕德俊家一楼的摩托车、拖拉机和收割机等财物全被泡坏不说,13个蔬菜大棚也被冲毁了5个。

在自家损失严重的情况下,滕德俊不忘关心村民们。村民李小惠开了家农资店,店里的化肥等农资产品全被泡坏,损失接近6万元,心情十分沮丧。滕德俊鼓励其不要气馁,要拾重建家园的信心,以后的生活才有希望,要相信有党的带领,再大的困难也能扛过去。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