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兴村富民“领头雁”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襄阳日报

全媒体记者 朱贤

见习记者 彭月娇

特约通讯员 刘俊

任秀丽,女,中共党员,南漳县李庙镇赵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自2015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任秀丽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烦心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兴村富民,积极进行乡村治理,探索成立的赵店红白理事会经验在全市推广。任秀丽先后获得“南漳楷模”、“襄阳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21年获评“襄阳楷模”。

用心用情

解决群众烦心事

李庙镇赵店村地处南漳西北边陲,全村有316户1252人。2015年,任秀丽初任村党支部书记,她认为办一件实事就能暖一片人心,凝聚一份力量。

为做好基层工作,她一上任就逐户走访,坚持遍访群众,通过亲力亲为贴心沟通,积极传导政策精神,不断化解矛盾纠纷。群众向她反映,村内的渠道和堰塘年久失修,绝大部分水田因无水灌溉而改为旱地,效益低下,群众之前多次强烈要求村集体想办法对渠道和堰塘加以维修而无果。

得知这一情况后,任秀丽立即前往现场察看,然后向上级政府反映。

之后,任秀丽多方奔走,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终于在2016年和2017年各建设拦水坝一座,铺设U形渠4000多米。全村的渠道和堰塘维修问题得以圆满解决,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纷纷称赞她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任秀丽走访了全村所有农户,谁家有什么困难,谁家有什么诉求,她都一一记在本子上,立即组织村干部商讨解决的办法,及时告知群众。

建设全民健身广场,维修和硬化村内道路,偿还群众的债务,给群众分发垃圾桶……通过一件件实事,任秀丽获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

任秀丽说:“深入群众,时刻关心群众的需求,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不让群众处于一种无依无靠的状态,群众才会把你当‘亲人’,才会对你讲心里话!”

发展产业

让村民富起来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村干部。怎样带领村里人生活过得更好一些?怎么让村子发展更快一些?这些问题一直盘旋在任秀丽的脑海中。

2015年,任秀丽和市财政局驻村工作队商量后,在村里建起了5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为村子摘掉了集体经济“空壳村”的帽子。

赵店村耕地面积1501亩、山场面积22254亩,村内没有支柱产业,群众增收致富门路不广、后劲不足,如何更好地利用村里优势带领村民发家致富,这让她的心里十分着急。查阅有关资料、同村“两委”干部及驻村工作队反复商议、虚心向专业人士请教,最后任秀丽决定利用村子地处偏远、空气清新无污染、交通相对方便的优势,发展有机蔬菜产业。

她多方奔走,引进北京客商在村内建设有机蔬菜基地,配套建设了冷藏库和包装车间。2016年,村里试种80余亩有机蔬菜,之后扩大到200亩,该基地带动了23户群众增收致富,户均年增加收入8000多元。

许多常年在外务工村民,得知家乡有了这么好的产业项目后,纷纷表示愿意回家乡发展。

组建红白理事会

倡导文明乡风

婚丧嫁娶、乔迁新居、子女升学等诸多事项都能成为宴请的理由。孩子3岁、6岁、12岁要请客,老人60岁、70岁、80岁也要请客,更有甚者过个普通生日也要请客……赵店村曾经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足7000元,但每家每年送人情就要花去1万余元,人情风、攀比风让村民苦不堪言,邻里矛盾纠纷多,基层治理效果差。

任秀丽带领村委会一班人反复研究,成立了红白理事会,以红白理事会为切入口,推动村民自治管理红白喜事,刹住村内盛行的“人情风”。通过推选村内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作为理事长,鼓励党员带头,制定完善的申请和处罚机制:在村里办事,礼金不超过200元、酒水每瓶不超过30元、烟每盒不超过10元,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乔迁、升学、参军、开业等不能乱办酒席……

制度规定得很顺利,可在推行的过程中困难重重。

村民老陈在外务工多年,家里经济状况较好,想为家中老人办寿宴。理事会批准了他的申请,并详细告知了办席标准。可是没过几天,村民间就传开了“老陈真有钱啊,准备的寿宴菜888元一桌,加上烟酒,一桌算下来至少1000元。”听到这些消息,任秀丽当晚就去了老陈家,跟他拉家常、讲道理,一开始,老陈无法理解、态度强硬。经过任秀丽耐心劝说,老陈一家转变观念,积极配合,按村规民约办。后来,老陈把办寿宴节省的2万元,捐给村里买垃圾桶,改善村居环境,为全村人民带了个好头。

“原来是一年办三次(酒席),现在是三年办不到一次。”村民张家春如此形容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后的可喜转变。理事会改善了乡风,赵店村也趁热打铁,开展了“孝顺家庭”“致富能手”“十星级文明户”等一系列群众性评选活动。

2020年上半年,全村授予160户农户“十星级文明户”称号,八星以上的家庭达到130户,60多个家庭被评为“最美家庭”。

“风气变了,‘人情债’没了,大家对村委会也越发信任了。”任秀丽说。

赵店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后,有效遏制了大操大办之风,减少了铺张浪费,树立了文明新风,其经验在全市进行推广。目前遵守乡规民约已经成了老百姓的自觉行为。以赵店村红白理事会为原型创作的大型花鼓戏《情醉清凉河》在襄阳进行巡回演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