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张廉
面对疫情防控新形势,我市各地各部门依法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按照“快、严、准、实、统”防控要求,推动各项防控措施落地见效,切实做到防控不松懈、疫情不反弹、发展不停步。
立足职能
主动出击
各单位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特点,积极作为,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市商务局对城区商超、农贸市场、非星级酒店等80余家商贸企业疫情防控情况进行检查督导,不间断明察暗访,对于发现的问题,要求立行立改或限期整改。
市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从严从快办理各类涉疫案件,与公安机关提前沟通,就疫情防控期间案件材料文书移送、立案监督等问题达成共识,做到疫情防控与规范办案两手抓。
市经信局强化工业企业疫情防控工作,对重点企业防疫措施落实情况、防疫物资保障情况、人员进出登记情况等进行全面排查,落实防控主体责任,加强重点人群管理,特别是从事物流运输、市场开拓、产品采购等风险较大员工的健康状况,坚决防止“带病上岗”。
襄阳海关严格落实查验通关作业环节个人防护,督促做好襄阳保税物流中心(B保)进口集装箱的预防性消毒工作,督促强化保健中心襄阳工作部的防护工作,尤其是相关医护人员、实验室采样人员的安全防护,密切管控外籍办事人员。
市生态环境局迅速行动,对各辖区隔离点、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等开展督导帮扶,规范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工作,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网。
服务群众
保障运行
如何做到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保障广大群众与企业的正常生活与经营?我市相关部门创新开展服务工作,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群众安居乐业。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面推行全程网上办、全流程电子化、不见面开标以及远程异地评标,实现了人员少聚集和交易零风险。
市招商局创新思路,开启“云招商”模式,大力推进襄阳知名企业库、策划项目库、招商引资政策、成熟地块等适时线上发布。截至6月底,共上传襄阳明星企业6114家,更新策划项目212个,上传招商政策46个,实现异地选地谈判。
市住建局要求在建工地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城建支队对东津片区、保康、南漳在建工地疫情防控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要求做到一个封闭区域、一块提醒展板、一次检测体温、一次扫码登记、一天一次消毒杀菌。
市税务局进一步推广非接触式办税,全面推行“纳税人无需申请、全程税务机关发起、国库办理退税(费)”的“无申请退税(费)”新模式,全程网上可办结退税。
市银保监分局迅速对全市企业,尤其是农业企业、中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进行摸排调研,了解企业实际困难、金融诉求和工作建议,立足本地实际,为受困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
守土尽责
筑牢防线
坚持依法防控,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我市各地各部门科学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宜城市以多部门联防、重点部门严防为思路,紧盯各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观察点的医疗废物处置、医疗污水处理工作,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交通保障工作,确保公路交通网络、应急运输绿色通道、必要的群众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通道畅通。
东津新区适时调整社区矫正工作,暂停社区矫正对象外出审批和居住地变更,不开展人员聚集性活动。暂停社区矫正对象集中学习教育、集中宣告、集中公益劳动和其他集体活动,严格社区矫正对象入解矫手续,并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监督管理。
老河口市对涉及疫情防控的应急管理措施等重大决定,严格开展疫情防控相关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工作,切实把好前置关口,保障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措施依法实施。老河口市政府办、疾控中心、科经局等组成联合检查组,对辖区企业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市妇联在“襄阳女性”公众号上向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妇联干部和广大妇女群众发出“面对疫情、同心协力”的倡议书,号召全市广大妇女群众发挥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带领家庭成员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自觉遵守防疫规定,积极配合完成疫苗接种工作,做到应接尽接。
市总工会开展慰问疫情防控一线职工活动,划拨16万元经费,购买防疫口罩、毛巾、方便面、即食食品等物资,深入市疾控中心、铁路、机场、客运站及疫苗接种点、隔离点等开展慰问活动,保障一线防疫职工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2776个退役军人服务机构联动防控,4036名退役军人工作者下沉一线,2万余名退役军人党员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与社区人员一同编组、巡逻、值守,保障群众安全。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