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小了是自己的,企业大了就要为国家和社会承担责任。企业的贡献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规模效益上,鲁花还应该承担一些大事。”
虽年逾古稀,但鲁花集团创始人孙孟全依然锐气不减,而他所说的大事便是我国农业领域的核心技术问题。
实际上,放眼整个国际经济格局,农业领域的竞争始终不断,且影响深远。“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民以食为天,粮油安全是国之根本。保障粮油安全,既涉及广大农民和消费者,更关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鲁花集团在三十余年的企业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农业科学创新战法。
说起山东的鲁花集团,熟悉粮油产业的人士大多会从两个方面对鲁花印象深刻:一是成立30余年,鲁花集团确实低调,是国内食用油领域的“隐形王者”;二是作为民营企业的鲁花,确实是与国际巨头金龙鱼,国企龙头中粮福临门并足而立的食用油领域巨头。
突破花生育种问题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国种业自主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特别是核心技术创新不足,亟须加大育种核心技术创新。
从鲁花的实践来看,满足产业要求,不断进行种子增产、增质,通过打响种子保卫战,突破花生种业育种关键技术,使得花生种业领先于世界。
中国形成了一整套花生的基础科研体系、从农田到餐桌的产学研体系。有关数据显示: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有27个实验站,科研人员200余人;国家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农村农业部种质改良分中心3个,农村农业部重点实验室3个,农村农业部野外观测站1个,国家花生种质资源圃2个。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花生育种走上了系统化的道路,花生产业发展也进入了蓬勃时期,鲁花集团与产业同行整体花生产业的优势也是在这一时期得以奠定。
1986年,时任山东莱阳姜疃镇物资站站长的孙孟全创立专注花生油生产的鲁花植物油厂。随着发展壮大,如今的山东鲁花集团已经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花生油生产企业,年销售额近400亿元,年产花生油超过100万吨。
鲁花也为延续中国食用花生油的传统,并且以产业形式带动了整个花生链条的本土化保留作出贡献。“在耕地有限的情况下,增产、增质量、提高出油率是推动产业的好抓手。”鲁花相关负责人表示,品种改良是保卫“油瓶子”安全的有效途径。
关键技术引领食用油升级
只破局了种子问题远远不够,加工环节的技术更为重要。
孙孟全是一个“轴”人,极端追求完美的他不能接受中国食用油存在的缺憾,于是他亲自带领团队再次攻关。
“我坚持了6年。6年时间,前途渺茫,放在一般人身上早就放弃了,但是我几乎是把之前所有卖花生米的收入都投入到这个创新研发上了。”孙孟全是典型的山东大汉,朴实、执着,他始终坚信食用油要向浓香味方向发展,必须生产出又干净、又浓香的食用油。
经受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鲁花团队(在1992年)终于成功开创鲁花独特的5S纯物理压榨工艺。
这套工艺具有五大技术优势,一是物理压榨技术;二是“生香、留香”技术;三是“无水化脱磷”技术;四是恒温储存保鲜技术;五是去除花生油中的黄曲霉素技术。全程无化学添加剂,也不存在溶剂残留,既保住了花生的浓香,又去除了黄曲霉素。
当时,5S压榨工艺震动业界,尤其是在花生油领域去除黄曲霉素这一成果,更是让鲁花一夜成名。
当然,鲁花人并没有止步于5S压榨工艺。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市场对食用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吃得好、吃得香,更要吃得健康。
为此,鲁花在2017年推出高端定位的高油酸花生油产品。高油酸花生油和橄榄油的油酸含量均等,一般高于其他食用油品类。
在鲁花的带动下,多个食用油品牌也纷纷推出高油酸产品,进一步推动了产业革命,从而引领上游种植端和科研育种的发展。
步步为营,延伸粮油产业链
“我们的油香,我们的产品是非转基因,消费者怎么可能不喜欢?”孙孟全从来不担心企业的经营问题,而这种信心正是源于他对企业产品质量的坚定信心,比起铺天盖地的广告和营销,孙孟全更坚信技术创新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核心技术可以改变一个企业的命运,甚至一个产业的命运。5S压榨技术的突破成就了孙孟全和鲁花的事业发展,但是鲁花的创新并没有止步。
近年来,鲁花进一步向多品种、多领域迈进,成为一家以花生油为主导的综合性粮油企业。当前鲁花已经形成食用油、调味品、米面三大产业板块,这其中,鲁花的核心技术5S压榨工艺在其他各个油脂品类得以延展应用。“先去皮,再压榨,油香甲天下。”2007年鲁花在行业中首个推出葵花仁油产品,这是鲁花核心技术5S压榨工艺在除花生油外的第一次技术性延展。
第一步的成功让鲁花意识到了技术拓展的巨大价值,而后鲁花推出特别香的低芥酸菜籽油,实现菜籽油的高端化升级。
比起菜籽油的“生香留香”,鲁花在亚麻籽油的“去苦留香”上更是下足了功夫。
鲁花再一次通过科技创新,成功研发亚麻籽油“去苦留香”技术,在攻克苦涩味道的同时,充分保留亚麻籽的独特芳香及丰富的α-亚麻酸,将亚麻籽油变成了一款既香又健康的日常生活用油。
针对不同的油料作物,鲁花通过创新改进技术,实现了葵花仁油、菜籽油、亚麻籽油等食用油的技术突破,从而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与产业链的回归。
比如,鲁花推出的小磨芝麻香油产品便是以传统的工业化手段还原传统手工制造的典型代表。
鲁花小磨芝麻香油经过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的完美结合,实现了小磨香油生产的现代化工艺技术的创新与变革。
调味品板块是过去几年鲁花增长最迅速的一个板块,其中鲁花酱油更是成为明星产品,因为浓郁、独特的酱香味而受到消费者的好评。
可以说,鲁花通过技术创新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的爆款产品,也做大做强了自身。
服务为本,“爱心创新”引领发展
鲁花从山东莱阳的一个物资站成长为辐射全国的食用油巨头,还能35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科技长青,其背后的逻辑到底在哪里?
当我们35年后,重新踏进鲁花老厂区的时候,答案就已经找到了。
鲁花集团的发源地位于山东莱阳姜疃镇,在孙孟全曾经任职过的物资站原址上,他盖起了鲁花的第一个工厂,办厂之初,孙孟全把“为人民服务”的标语挂到厂房的最高处,30余年始终未变。
“产业报国,惠利民生”是根植于鲁花文化基因里的一句话。
孙孟全总结鲁花的成功之道时表示:“‘产业报国,惠利民生’始终是我办企业的初心,鲁花这些年从小到大的发展,靠的就是爱心和创新文化。”爱心是企业发展的凝聚力,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提升力。
35年过去了,“为人民服务”的标语依旧悬挂在鲁花厂房之上,“产业报国,惠利民生”的初心在鲁花人心中始终未改。
独具特色的创新战法,使得鲁花不断壮大。中国花生产业正是拥有了像鲁花这样企业的坚守,才不断危中求机,发展壮大。
好样的鲁花,未来更可期!
(据新华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