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从“普铁”到“高铁”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襄阳日报

襄阳市史志研究中心

襄阳自古为交通要塞,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伴随着国家三线建设的布局,(武)汉丹(江口)、襄(阳)渝(重庆)、焦(作)枝(城)三条铁路在襄阳交会,襄阳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2019年,浩(勒报吉)吉(安)铁路、(武)汉十(堰)铁路、郑(州)万(州)高铁襄阳以北段相继开通,襄阳首座高铁站——襄阳东站投入运营,襄阳正式迈入高铁时代。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三条铁路交会襄阳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汉丹、焦枝、襄渝三条铁路作为三线建设的重大项目,被列入规划建设的议事日程。中共襄阳地委、行署抢抓机遇,组织力量积极融入铁路建设。

1958年10月,汉丹铁路动工。汉丹铁路东起武汉江岸西(原新江岸)站,西北至丹江口市,全长411公里。1958年9月,湖北省成立汉丹铁路修建指挥部,襄阳成立分指挥部(所),动员集中10万余人参加汉丹铁路建设。1966年1月,汉丹铁路全线通车,1967年1月正式交付襄阳铁路分局运营。这是襄阳境内的第一条铁路。

1964年,国家决定将原来由成都至信阳的川豫铁路改为襄渝铁路,作为三线建设的四大铁路之一。襄渝铁路全长915.6公里,东起襄阳,西至重庆,穿越鄂西北、川东山区。建设大军逢山开隧道、遇河架桥梁,共架设大小桥梁716座,开挖隧道405条,桥隧总长400公里,占全线总长的43%。1978年6月1日,襄渝铁路全线正式交付运营。

1969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启动修建全长753.3公里的焦枝铁路。9月,焦枝铁路会战总指挥部在襄阳成立,鄂豫两省分别成立会战指挥部,组织86万民兵和专业队伍参加焦枝铁路建设。1975年7月,焦枝铁路正式运营。

此后30多年,三条铁路屡次进行换轨改造、提升。2009年10月,汉丹铁路正式开行武汉至襄阳、十堰动车组。三条铁路的全面竣工与营运,不仅使襄阳成为全国“八纵八横”铁路运输网的重要枢纽和川、陕、豫、鄂的咽喉通道,也助力襄阳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全国工业明星城市、三线军工重要布点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全国汽车新城。

高铁时代:米字形交通网络初步形成

从2015年开始,汉十、郑万、浩吉三条铁路接连开工,并在襄阳境内新布局襄阳东站、枣阳站、南漳站、保康东站等新车站。为确保这些项目顺利建成,襄阳抽调专人组成专班,一个项目一个指挥部,具体协调解决建设中的每一个问题。

2019年,是襄阳铁路史和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浩吉、汉十全线和郑万高铁襄阳以北段建成通车,襄阳东站开通运营,襄阳正式跨入高铁时代。

2019年9月28日,全长1813.5公里的浩吉铁路开通运营。这是近40年来襄阳开通的首条新铁路,也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并开通运营里程最长的重载铁路。浩吉铁路填补了北煤南运、陆路直达、大能力运输通道等多项空白。

2019年11月29日,汉十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是襄阳第一条高铁,从武汉发出,经枣阳、襄阳、谷城至十堰。这一天,襄阳首座高铁站——襄阳东站开通运营。

2019年12月1日,郑万高铁郑州至襄阳段开通运营,从襄阳乘高铁至郑州最快仅需2小时,较以往减少4.5小时。

2020年9月以来,汉十高铁加速融入全国主干高铁网,从襄阳乘坐高铁,10小时内可通达全国47个城市,实现1个半小时到武汉、2小时到郑州、5小时到北京。

有益启示:抢抓高铁机遇

加快发展步伐

2019年,襄阳铁路新增通车里程333公里,占全省全年新增通车里程的41%,总里程达到663公里,形成以郑万高铁、焦柳铁路、浩吉铁路为“三纵”,以汉十高铁、汉丹铁路、襄渝铁路为“三横”的铁路运输网络。从“普铁”到“高铁”,襄阳铁路大发展的历程启示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铁路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作为人民群众的福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是铁路建设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所在。

顶层设计,超前谋划。2004年,襄阳主动对接国家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谋划争取新的铁路项目,积极开展前期工作,先后委托研究设计单位开展浩吉、郑万、西武等专题研究,形成一批重大研究成果,为国家、省制定铁路建设发展规划、确定相关铁路途经襄阳提供科学依据。作为北煤南运大通道的浩吉铁路,最先由襄阳谋划、倡议并提出。2012年起,襄阳先后委托国内顶级设计研究院开展专题规划,为襄阳东站的规划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高位对接,高层推动。为将襄阳东站建成全国“八纵八横”高铁路网的重要节点和襄阳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历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高位对接、高层推动,在选址、建设标准和规模等方面全力争取国家、省以及项目业主、设计单位的大力支持。

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襄阳历届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接续奋斗,赢得先机,取得硕果。“十三五”期间,襄阳是全省铁路建设的主战场。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组建300多人的工作专班,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2015年,三大铁路干线在襄阳相继开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配齐县(市、区)支持铁路建设工作专班,保障高铁顺利施工。2019年,为确保三条新建铁路如期建成通车,市、县两级工作专班坚持大员上阵、挂图作战、现场办公,冒酷暑、战严寒,实行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服务。

未来,随着呼南高铁襄阳至荆门段、郑万高铁襄阳至万州段、武西高铁十堰至西安段建成,襄阳将形成“四纵”“三横”的铁路运输网络,与武汉、郑州、西安、重庆、长沙等周边省会城市实现高铁连接,北上、南下、东进、西出的米字形高铁网未来可期。届时,襄阳将成为名副其实的骨干型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必将进入快车道。

(执笔:张莹)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