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朱贤
通讯员 韩元 魏祖华
金秋送爽,南漳党史学习教育如火如荼。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南漳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强产业、兴乡村、促转型,将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切实让社会、基层、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新变化。
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该县党员干部拧成一股绳,用脚量实情,探寻羁绊县域经济发展的难点和痛点,倾听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诉求;用心解民忧,不断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截至目前,该县各级党员干部共为群众办实事33万余件。
在推动发展上彰显担当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十四五”开局之年,南漳站在了由山区大县到经济强县、实现更大发展的重要关口,乡村如何振兴?产业怎么升级?民生怎样改善?机制活、产业强、生态美、百姓富的“金南漳”如何建设?
把这些问号拉直,把这些实事办好,必须立足发展大局,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把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当成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切入点,不仅是锤炼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履职为民的“磨刀石”,也是检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
翻看南漳县委书记罗兴斌的行程会发现,自今年6月履新以来,罗兴斌经常深入企业、农村调研检查,指导工作,即便在节假日也没有停歇,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动南漳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在融入新格局中对接大战略。在承接东西部产业转移中,南漳县根据自身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优势,选择适合该县发展、具有战略性的好项目、大项目,紧盯“国内500强”,招大引强,量质齐升,强力推进产业项目落地。
1至8月,该县正式签约项目67个,正式签约项目合同投资额240.17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4.4%;实际到位资金161.8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73.5%。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5个,完成年度任务的115.4%。
——紧扣“产业强县、生态立县、活力兴县”战略,南漳县“四大家”领导人人肩上有指标,全力抓好“新型建材、精细化工、机电装备、农产品加工”四大集群产业,培育“单项冠军”“隐性冠军”和“小巨人企业”,龙蟒钛业、华新水泥等7家企业入围全市工业百强和纳税百强;持续培育壮大“食用菌、茶叶、桑蚕、稻虾共作和中药材”五大有机产业和50家省市重点龙头企业,计划年底全面完成297个村美丽乡村补短板强弱项建设。
——在巩固脱贫攻坚中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南漳县乡村振兴局投入200万元为脱贫户及防返贫致贫监测对象购买了防贫保险,投入300万元为全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和种植脱贫户购买了食用菌保险,有效化解了易返贫风险点。
用党史之光照亮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清晰、越走越坚定,该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在深化改革上破解难题
9月13日上午,在深圳一家企业从事货运的南漳县城关镇花石桥村驾驶员王东,通过手机登录全国联网的“道路运输便民政务服务系统”,在网上办理了“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年度诚信考核手续。
今年7月,南漳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补发、换发、注销、变更、诚信考核等高频服务事项,通过网上平台实现了“跨省通办”“一网通办”,无需从业人员来回“跑腿”。
南漳县县长陈栋介绍说,一直以来,跨区域通办是企业、群众关心的痛点、难点。南漳积极推行“跨省通办”,与8省份19县(市、区)的行政审批、政务服务部门合作,让政务服务流程和方式系统性重塑,建立“异地受理、属地审批、就近取证”的全新服务模式。
为让“我为群众办实事”行稳致远,南漳大力推进“锤炼过硬作风、奋力担当作为”主题活动,县直62个政府部门和12个镇区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服务全流程再造,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目前,全县审批承诺时间减少72.77%,流程优化26.65%,前置审批材料核减32.97%,跑动次数核减25.77%。原来办理二手房过户,需要房产、水、电、气多个单位来回跑,现在一个窗口十几分钟就可以办好。
1至8月,该县共办理政务服务事项320125件,各类市场主体达39696户,今年累计注册市场主体2799户,新注册市场主体比2020年同期增1048户,增幅为59.85%。
在大战大考中锤炼党性
越是在关键时刻,越是能体现党性修养、党员本色。
7月20日以来,南漳连续四次遭受大暴雨袭击,其中一次暴雨24小时最大降雨量达258.4毫米。
面对灾情,南漳县委、县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第一时间研判预警,第一时间抢救受困群众,第一时间安置灾民,第一时间开展灾后生产生活恢复重建,用忠诚和担当在南漳大地上谱写了一曲抗洪救灾的英雄壮歌。
在大战大考面前,南漳县3000多名党员闻令而动,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冲锋在抗灾防疫第一线。经连续奋战,累计紧急转移避险11041人,安置受灾群众8417人,实现了受灾群众“不因灾情伤亡一人、不因灾情致贫一户”的目标,广大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庄严承诺。
防汛救灾,需要与时间赛跑;疫情防控,同样需要争分夺秒。
8月3日以来,全县3347名党员下沉社区“双报到”,12个镇区304个村(社区)的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做好防控值守、人员排查、疫苗接种宣传等工作,为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了防线。
薛坪镇普陀庵村应接种人数为740人,但这些村民大多不在家里。对此,村干部一一打电话联系核实,并将赶回家的村民送往镇上接种。
在解决“急难愁盼”上践行初心
群众生产生活还有哪些问题?民生保障还存在哪些短板?问题在哪里、困难在哪里,人民群众的期盼就在哪里,问题和困难的解决方案就应当出自哪里。
南漳广开言路,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为提升城区市容市貌解决城乡治理中“噪音污染、垃圾乱堆、交通堵塞、占道经营”等各种乱象,南漳县开通了“随手拍”平台。
“社区活动场所有人垃圾乱倒,杂草丛生,环境非常差。”今年夏天,家住南漳县城关镇文峰塔社区的居民李先生将垃圾现场拍成照片,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发到了“随手拍”平台,没想到短短几天,问题得到解决。南漳县城管、公安、街道等多方力量组成的治理工作突击队,对社区垃圾杂草、违建等进行整治,社区环境得到明显提升。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首先要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履职清单”。
南漳县委书记罗兴斌领办的“县妇幼保健院与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合并及阵地建设”项目,编制床位300张,是缓解群众看病难的重点项目。罗兴斌亲自解矛盾、督进度,目前,县妇幼保健院与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机构已完成合并,新阵地已完成主体施工,预计年底前投入使用。
办好一件实事,温暖一片人心。一系列立足实际、服务群众的务实举措,让人们切实感受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变化和成效。
南漳县供电公司为解决涌武路夜间亮化问题,筹资53.91万元,加班加点安装路灯控制箱2台,架设路灯地埋电缆6800米,更换路灯61套。“以前出门用手电筒,现在有灯了。”居民彭新忠十分高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