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紧盯项目攻坚克难奋力实现绿色崛起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襄阳日报

全媒体记者 丁涛 王晶晶

通讯员 王茜 王晓丽

9月1日,位于樊西新区的襄阳国际旅游茶城建设工地上,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这个总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的项目建成后,预计入驻茶企茶商近500家,市场涉茶从业人员3200多人。

中国电信“互联网+创新创业产业园”二期项目、伟光汇通·关圣古镇项目、味都健康食品产业园项目……今年以来,各部门纷纷“走出去”,坚定不移抓项目、抓投资;各行业主管部门坚持“跑上去”,积极与市级相关部门沟通交流,争取支持,推动项目建设;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沉下去”,扎实服务企业,高度重视企业诉求,不遗余力服务市场主体,解决实际问题。

“让重点项目顺利引入、落地、发展,成为樊城区‘十四五’期间实现绿色崛起的‘硬支撑’。”樊城区委书记郭方芳说。

狠抓招商引资

樊城区建有驻点区域企业储备库,今年前7个月,该区已拜访企业236家,通过实地考察、推介宣传,有力推进项目洽谈,36家企业已有明确投资意愿,17家企业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项目涉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

针对樊城区建设用地紧缺,新招引产业项目普遍倾向于轻资产投资模式的现状,樊城区通过盘活现有土地、厂房,变“死”资产为“活”资源,梳理闲置用地、厂房,实施精准对接,先后引进豪威尔微MEMS传感器生产项目、顺通凯达液晶显示模组生产项目等多个工业项目。

樊城区创新性建立新动能产业基金,通过该基金不断优化提升资金配置效率,有效减轻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项目落地建设初期的资金压力,解除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同时,借助基金公司储存的优质项目资源,扩大招商引资信息来源,借助基金公司的专业机构和资源,进行项目公司背景调查、产业发展趋势研究、项目可行性分析等,对招商信息进行质量把关,实现招引项目科学化决策,提高招商引资效率和质量。

推动项目建设

推动项目需全局谋划、资金支持……今年以来,樊城区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坚持“跑上去”,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争取各种支持,不断推动项目建设。

该区发改局通过做实“十四五”重大项目核心库,围绕樊城区经济发展特色和全市13个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对项目再梳理、再核实,形成项目分年度推进清单、纳入省市重点项目清单,有序推进项目落地开工。

为解决资金拨付等问题,樊城区与市发改委对接,定期上报中央、省预算内投资项目进展情况及问题,为后续省发改委对地方执行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情况开展评价做好铺垫和准备。区发改局通过统筹全区争取资金工作,督促项目单位每月按时更新项目进展情况,围绕202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城区老工业区搬迁等,提前做好项目储备,建立争取项目储备库,引导项目单位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营造争取资金的良好氛围。

与此同时,樊城区积极与金融机构保持对接与沟通,为各类企业及相关产业链提供资金扶持。区发改局表示,下一步,将围绕“十四五”规划,按照“重点工作项目化、项目推进清单化、清单落实责任化”的原则,精心制定任务分解意见和责任分工方案,做到精准实施。

扎实服务企业

前不久,襄阳市诺立信电线电缆有限公司的新大门建成使用,困扰该公司多年的“出入难”得到顺利解决。

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进出口在侧门,人、车无法分离,安全隐患大,加上经常有大车出入,非常不方便。

为解决出行安全和货物运输的问题,该公司决定在另一条路上重新修建一个大门。因土地征用等问题,新大门的修建一直悬而未决。樊城区重点项目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刻组织人员,协调多家单位,在一周内为企业办好手续,新大门顺利开工修建。

为了让辖区企业安心发展,樊城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不仅围墙外的事情包办,连围墙内的事情也帮着办。在辖区企业遇到生产和销售困难时,樊城区积极组织产业对接会,为企业东奔西跑,充当“业务员”。

近年来,樊城区持续开展“百名干部进百企”活动,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沉下去”,开展实地调研,扎实服务企业,高度重视企业诉求,不遗余力服务市场主体,解决实际问题。

今年以来,11名区委常委直接联系指导11家重点龙头企业,112名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包保112家规模以上企业,实行精准包联服务,化解难题。截至目前,共收集问题156个,已解决107个。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