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造“地上一张网”“空间六组团”加快建设美丽东津奋力实现绿色崛起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襄阳日报

全媒体首席记者 朱科

通讯员 王骜

记者:肖书记您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您有什么感受体会?

肖勇: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我们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讲话立足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回望辉煌历史、展望光明未来,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宏阔的全局视野和非凡的远见卓识,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充分展现了我们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历久弥坚的百年初心、同心奋进的百年风华,提出了伟大的建党精神,明确要求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做到“九个必须”;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七一”讲话发出“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光荣、英雄的中国人民万岁”的时代最强音,将整个庆祝活动推向最高潮,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奋进新征程吹响了嘹亮的号角。

记者:请问,东津新区将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肖勇: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将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同全面从严治党结合。我们将以“永远在路上”的执著和清醒,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不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增强斗争意识、激发斗争精神、提升斗争本领。严格监督执纪,做实做细日常监督,突出抓好专项监督,着力发现和纠治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有力推动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在东津落地落实。

二是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同新区发展思路结合。我们将围绕市委、市政府对东津的发展定位,建设美丽东津,实现绿色崛起,按照“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打造中心城市综合功能承载区和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坚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打造生态东津;坚持以完善城市功能为引导,打造品质东津;坚持以产业发展为主导,打造活力东津。

三是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同当前中心工作结合。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于把东津打造成中心城市综合功能承载区和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的要求。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按照“1+2+6+N”的思路坚定不移推进科学城建设,通过建设东津新区科学城创新中心、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带、大数据产业带,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进大学校区、产业园区、城市社区“三区”融合,着力构建“一心两带三区”的总体空间布局。锲而不舍加快城市CBD建设,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加快提升城市能级,按照“地上一张网”“空间六组团”的途径,久久为功建设“六中心一高地”:区域性交通中心、金融中心、会展中心、科教中心、医疗中心、文旅中心,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不断完善中心城市功能承载区。

记者:如何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东津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肖勇: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新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当前重要政治任务,我们要当先锋、做示范,推动学习贯彻走深走实。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今天,将东津新区打造成中心城市综合功能承载区和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历史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中。我们要始终保持拼搏进取的精神状态,按照“地上一张网”“空间六组团”的路径,坚持先规划再建设,先地下再地上,先造景再造城,先产业再城市,先建房再拆房,先基础设施建设再功能配套再城市开发,将活水引进城市,将绿道连到社区,将体育嵌入城市,在公园里建城市,在城市里建公园,努力打造全国地级城市中最美的公园城市,加快建设美丽东津,奋力实现绿色崛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