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中国共产党人恢弘壮丽的精神谱系,始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讲话中,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他号召共产党员继续发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百年大党永葆活力的青春密码,是共产党人薪火相传的精神旗帜,是千秋伟业再写辉煌的力量之源。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不忘中国共产党“源何而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为了推翻封建桎梏,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不懈努力,历经了改良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资本主义等路径的探索,但这些种子始终不适合中国的土壤,无一例外全都失败了。“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中国的出路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大浪淘沙中,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真理作为理论武装,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诞生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之际,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我们要在学习党史中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的伟力,马克思主义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星星之火一经点燃便永不熄灭。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说到底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与建设者,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终身甚至牺牲生命。在昂首跨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我们更要站在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真理的制高点,守住共产主义理想的精神高地,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工作,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是要始终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不忘中国共产党“为何而立”。对于一个政党而言,践行初心就是要搞清楚建党为了谁、为什么出发而始终不改,担当使命就是要明白所要达到的目标和任务而奋力向前。“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无论是在苦难辉煌的过去,还是在日新月异的现在,还是走向光明宏大的未来,所进行的一切奋斗、作出的一切牺牲、进行的一切创造,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百年大党,何以风华正茂、永远充满活力?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初心、担当使命,得到了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从挺身向前、浴血奋战,“三座大山齐推倒,两重革命一肩担”,到投身建设、艰辛探索,“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我们党发展壮大起来不容易,夺取政权不容易,建设新中国更不容易,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贯穿始终的,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各民族谋幸福的建党初心。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始终保持与人民血肉联系的历史。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特殊,就在于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一心只为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要铆足干劲,坚定信心,一棒接着一棒跑,一代接着一代干,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是要始终发扬栉风沐雨、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精神品质,不忘中国共产党“如何而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坚持初心不改、使命不移、本色不变,在一切国家和人民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过去的一百年,是中国共产党从弱小到强大的发展史,是中国共产党舍身取义、不畏牺牲的斗争史,是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的创业史,更是中国共产党自力更生、砥砺前行的奋斗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顽强拼搏、百折不挠,创造了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成就,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发愤图强、敢于创造,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时代,我们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特别是十九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抓脱贫、战疫情、抗洪涝、惠民生,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是要始终如一、矢志不渝、坚定不移地对党和人民忠诚,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不忘中国共产党“因何而强”。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民为本。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是党的性质与宗旨。党性与人民性高度契合,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二者紧密结合,有机统一。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一路攻坚克难、书写辉煌,靠的就是人民的信任与拥护,靠的就是党和人民勠 力同心。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是过去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宝贵品格。也正是有着这一基本遵循,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保持着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热情,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我们党建党强党、立党兴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人民的幸福生活乃“国之大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共产党人最高的人生境界,鲜明地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历史雄辩地证明,只要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大业。
赓续红色血脉,弘扬光荣传统,开创美好未来。伟大建党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了真理和理想不怕牺牲、为了人民和民族不懈奋斗的精神主线,高度凝练了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史、百年建设史、百年自我革命史所坚守的政治品格,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的力量担当。中国共产党在历史的洪流中激流勇进,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是我们的信心来源、方向指引,党的优良作风和精神品质是我们的思想堡垒、精神导向,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是我们的重要法宝和宝贵营养。不忘来时路,走好脚下路,坚定前行路,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共产党人更要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始终不断地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养分,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纯洁性,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继往开来,开拓前进,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业绩。
(作者单位:黄冈市委党校)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