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红色故事这样传播到全世界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鄂州日报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一生热爱中国,他所著的《红星照耀中国》是一本令人难忘的经典。刚打开扉页的那一刻,它便以磁石般的魔力深深吸引读者。随着阅读的深入,红军将士们英勇顽强的不屈形象,陕甘宁边区人民追求进步、向往光明的一系列英雄故事,便坚如磐石般地镌刻在读者心中。

生动再现陕甘宁边区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1936年6月,斯诺怀着对中国革命的仰慕,只身一人前往陕甘宁边区采访。本书就是他此行的一路见闻,以十二个章节的详尽叙述,真实、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生动再现了边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1937年10月,《红星照耀中国》一经出版,便在国际、国内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让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下的抗战力量赢得了全世界人民最广泛的支持。书中,斯诺对中国共产党正义性、先进性和自我革命性的揭示以及对中国革命的预言,多年以后都得到了验证,进一步彰显了这部红色经典的时代价值。

全书一开篇,便以一系列设问的方式,引领读者跟随斯诺走进边区,去探求中国革命的红色渊源以及前行方向。作者在延安等地实地走访长达4个多月,相继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贺龙等。毛泽东的质朴纯真以及对中国革命高屋建瓴的洞察力、周恩来的沉稳机智、朱德的爱兵如子、彭德怀的开朗乐观、贺龙的谦和大度……都给斯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他们的奋斗轨迹里,可以清晰地洞悉到中国革命的薪火是那么的炽热,已然照亮了星空。与此同时,斯诺每到一处,还把观察的视角对准普通的边区军民,从他们为什么要当红军,缘何要坚定不移地跟着共产党,到他们怀揣革命理想,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斯诺一路娓娓道来。每每以拉家常般的亲切,把中国共产党与边区人民所结下的深厚情谊,军爱民、民爱军,军民团结的高昂士气,都细致地刻画了出来。

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理想和信念传播到全世界

作为一本跨越时空的红色经典,《红星照耀中国》如实记录陕甘宁边区人民的生活状态,诠释着红色江山在这里永固的生存密码,不仅将共产党人的革命理想和信念传遍了整个中国,而且还传播到全世界。作者将中国共产党创立、发展的历程,以线性叙事的方式穿插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西安事变、国共合作抗日等诸多大事记中,其间,通过中国共产党创办红军剧社、兴办红军大学、教边区人民识字读书等多重书写,生动呈现出中国共产党与边区人民同甘共苦、心忧天下、勇于担当的济世襟怀。

书中,作者秉持着忠于历史、还原历史的态度,以一个新闻记者的良知,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为了真实表现中国人民的苦难和觉醒,斯诺在采访毛泽东等革命领袖人物时,都选择让受访者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叙个人的成长和家国命运,从他们的心灵激荡和思想蜕变中,力求原原本本地展现出一代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带领下,为了国家和民族大业所作出的巨大奉献和牺牲。这种纪实性的描摹,让革命领袖人物的形象鲜活丰满,也让中国共产党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时光悠悠,尽管《红星照耀中国》已问世八十多年,但它的巨大魅力依然令人难以忘怀。他将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那段红色历史,放置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视阈下审视,深刻揭示出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便焕然一新等宏大主旨。

今天,我们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仍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它能加深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从而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凝聚起磅礴的伟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立新功。

(刘昌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