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切为了群众的“急难愁盼”事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鄂州日报

编者按:

学史力行,以行践知。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梁子湖各镇(新区)切实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走基层、听民声、解难题、办实事,聚焦群众急需,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一批“急难愁盼”问题,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的实际行动,助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东沟镇为民解难谋福祉

记者胡倩 特约记者 李君亮

产业基地,党群联手,热火朝天开辟富民新路;大街小巷,红马甲闪耀光芒助人为乐;乡村田园,村村争富比美,党员群众,个个干劲十足……东沟镇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重要内容,及时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各类问题,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修复加固水利设施让群众“旱涝无忧”

东沟镇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把学习党史与做好水利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修复、加固了一批功能失调的老泵站,使它们重新发挥排水、蓄水功能,让群众“旱涝无忧”保丰收。

东沟镇排涝站修建年代久远,且遭受多年暴雨洪水侵袭,2020年汛情后,吕官塘、前海湖等排涝站使用强度大,设备老化严重,排水效果不佳,经常一下大雨,就会造成地势低洼处农田、菜地被淹。

为全力推进水利薄弱环节治理民生工程建设,东沟镇党委书记赵伦泉将排涝站的修复工程作为重点民生实事进行领头办理,深入一线,查看排涝站修复情况,掌握项目建设进展,严把维修质量关,以确保泵站设备的完好率。

历经两个多月的施工建设,投资100余万元的排涝站修复项目已经整体完工。其中宝莲湾排涝站新建节制闸1座,包括新建闸室、启闭机平台、进出水口挡土墙等,并配套螺旋启闭机,可排涝面积达2000亩;

前海湖排涝站出水池已进行修复,泵站机组设备维修更新,现有泵站配套4台轴流泵,设计流量5.52m3/s,装机620KW,可排涝面积达9878亩;

吕官塘排涝站配套3台轴流泵,设计流量3.52m3/s,装机265kw,新修挡水墙370平方米,出水池80立方米,进站大路220平方米,可排涝面积达5000亩。

“水利设施与老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东沟镇十分关注这方面的事情,所以今年将水利设施修复工作作为民生实事提出,让老百姓使用水利设施更加便利。”东沟镇按下泵站修复的“加速键”,通过水利薄弱环节治理让群众看到听到感受到民生建设的成效。

补齐旅游配套短板让幸福“看得见”

在梁子湖区2021第二季度乡村振兴拉练现场,区委书记、区长蔡和林(中)带领观摩团在东沟镇边走边看。记者琳茜 特约记者李君亮摄

“沿途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便利。”上个周末,在大桥村网红打卡点,坐在观景长廊的王先生告诉记者,周末有空就喜欢和家人出来转转。在他看来,现在的大桥村旅游配套设施齐全,不会出现“找不到厕所”和“没地方休息”等情况。

大桥村党支部书记何欢乐介绍,过去,游客虽对大桥美景的满意度高,但因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存在短板,游玩舒适度也大打折扣。为提升游客的舒适度,大桥村正在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全村主干道已全部刷黑升级;进村入口处新建一个100亩的生态停车场;景区内新建2个旅游公厕、4个垃圾分类亭;新建一条村内循环旅游公路……除此之外,大桥村鼓励村民返乡创业,新增了3家农家乐。

党史学习教育以来,东沟镇将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为乡村发展注入旅游元素,全力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茅圻村位于梁子湖东岸,三面环水,有2000多米湖岸线,境内风光秀丽,自然资源丰富,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为环湖绿道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为主动对接梁子湖区环湖绿道项目,积极融入全域旅游的发展定位,东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志刚将茅圻至前海湖段环湖绿道建设作为民生实事重点推进,多次到一线调研了解茅圻至前海湖段道路情况,并牵头成立项目建设专班,多次组织召开会议研究环湖绿道建设的设计方案及设计理念,督促环湖绿道建设工程加快启动,确保工程在2021年底前完工。

补齐旅游“短板”,让游客成为“回头客”,东沟的乡村旅游正谋求更好发展,让老百姓吃好“旅游饭”。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让百姓有“医”靠

东沟镇茅圻村抓紧修建刘松柏湾连接许印堂湾的断头路。记者琳茜 特约记者李君亮摄

基层医疗卫生直接面向群众,是满足人民健康需求的第一道防线。

为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贴近群众、服务百姓的优势,加强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东沟镇以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以让群众满意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今年投入645万元新建卫生院门诊大楼,多措并举推动镇卫生院建设。

“针对东沟镇卫生院发热门诊不规范、各种医疗器械及设备短缺、服务能力水平不足等问题,我们正在积极申报发热门诊楼建设项目、卫生院提档升级工程项目及医疗废水处理项目。”镇卫健办负责人介绍,镇卫生院以“建设群众满意医院”为契机,在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能力建设、公共卫生等方面全面提高了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该院新建综合门诊楼四层,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住院部床位60个,并进一步优化诊疗流程,增设无障碍设施和便民设施,为患者营造舒适的就诊环境。同时,该院大力开展志愿服务,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让群众在就诊过程中感到暖心满意。

据了解,自开展建设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以来,镇卫健办高度重视,成立活动领导小组,指导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全面深入开展活动,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病人为中心、提高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筑牢群众健康基石。

涂家垴镇学史力行办实事

记者胡倩 特约记者 李君亮

连日来,涂家垴镇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做到以学促知,以知促行,以行见效,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一场场生动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蓬勃展开,一件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事得到解决。

环湖绿道串起“醉”美乡村

涂家垴镇开展庆“七一”系列活动。记者琳茜 通讯员朱小云摄

盛夏的傍晚,漫步于梁子湖绿道,只见一条宽阔平整的柏油路在田野上蜿蜒延伸,绿道两边一步一景,或绿树成荫随风摇曳,或鲜花盛开蜂蝶飞舞。远处,一栋栋青瓦白墙、高低错落的农家小院掩映在山水间。

“现在日子舒心得很啊,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才叫好,绿道修到了家门口,我们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天天散步、锻炼身体了。”万秀村70岁的熊爹爹拿着蒲扇,沿着干净平整的绿道慢慢地走着,幸福的笑容溢于言表。

家住城里的刘女士每到周末都会带着家人来梁子湖绿道走一走,她说,“这里环境美、空气好、风景好,沿着绿道走一走、看一看,可以让人忘记工作带来的疲惫。”

绿道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放松的空间,同时也促进了旅游产业发展,给老百姓带来了增收致富的希望。

梁子湖绿道鄂州段全长93.52公里,其中涂家垴镇段全长44.4公里,目前17.4公里的示范段已完工并投入使用。

涂家垴镇将绿道独特的滨湖风光一线穿珠,将野潮咀半岛、下杨半岛、沙咀半岛、万秀半岛等临湖独特半岛资源串联,沿绿道野湖咀文化综合体、斗山红色文化、徐桥河《越人歌》历史人文、万秀美丽乡村等旅游资源串珠成链,极大提升和促进旅游打造。

同时,将原相对隔开的涂镇、下杨、斗山、沙咀、熊易、万秀、三九等7村串通,沿线王制宜、大屋查等9个村湾群众自发筹资筹劳建设美丽乡村。

在示范段建设后,今年4月,涂家垴镇将环湖绿道的建设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加大力度推进27公里的二期工程绿道项目建设。

污水管网“建”起幸福家园

涂家垴镇徐连村细屋彭农村公路桥梁改造现场,工人们正抓紧施工。记者琳茜 通讯员曹圣童摄

“看,这一块铺设管道路面已经回填,等自然沉降后就可以打水泥路了。”涂家垴镇农办相关负责人来到集镇污水管网铺设现场,一边查看施工进度一边介绍说,污水管网进村入户工程量大、施工情况复杂,有些地方挖得还比较深,为了治理农村生活污水,这次真是“下狠心”了。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涂家垴镇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首先将关注点放在了治理生活污水问题上,这是老百姓最迫切的愿望。

在区住建局牵头下,涂家垴镇积极利用政策,拓宽工作思路,把这一影响村庄环境、群众反响强烈的问题彻底解决。

韩桂平住在涂镇街上,她是污水管网建设的第一批受益者。“这不仅是我期盼了多年的事,也是我们老百姓盼望已久的事。”

今年60多岁的柯爹爹在宅俊社区住了大半辈子,这些年自来水、水冲厕所等逐步“送”到了村庄,村民生活质量越来越高,没想到现在连污水排放问题也解决了。

“我家污水支管网有两个,厨房一个,卫生间一个。以后家庭的生活污水有地方去了,环境也好了。”柯爹爹高兴地说。

截至目前,涂家垴镇集镇污水管网建设已安装户数1136户,将解决集镇上以往存在的雨污混流和污水直排等问题,切实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幼有所育”补齐学前教育短板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如何让更多家庭享受到优质资源,涂家垴镇将学党史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扎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努力补齐学前教育短板,实现普及普惠,解决民众“急难愁盼”的“学位”问题。

涂家垴镇公友社区及周边现有行政村十六个,社区一个,总人口两万多,现有民办幼儿园一所,以及宅俊小学设有学前教学班两个。

截至2020年春季,统计出3至6岁幼儿400多名,由于没有公办幼儿园,部分适龄幼儿只能在宅俊小学设学前班接受学前一年的教育。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涉及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问题。”为了能解决适龄幼儿“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宅俊社区启动建设标准化幼儿园一所。设12个教学班,计划在园幼儿360人,解决该社区及周边行政村的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难题。

“现在涂镇发展越来越好了,回来住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我们一直在为孩子的上学问题担心。”公友社区居民王女士说,“新建一个幼儿园缓解了我们家长的焦虑,真是把事实做到了心坎上。”

下一步,涂家垴镇将加快推进该项目的建设力度,确保项目尽早发挥效益。同时,通过规划先行、政策支持、配套建设等举措,补齐学前教育发展短板,推进乡镇幼儿园优质发展,持续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