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坚守初心当好群众“解忧人”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鄂州日报

在基层司法所打拼了18个春秋,刘锋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律己修身做人、脚踏实地做事、创新举措求真,倾心化解矛盾纠纷,真心帮助弱者维权,诚心教诲“浪子”回头,展现了司法行政干警善作善为、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多次荣获各级表彰,2019年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司法所所长”荣誉称号。

心系平安,坚守一线忙调处

近年来,随着花湖开发区经济快速发展,各类矛盾纠纷频发,刘锋全力做好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2017年以来,主持调解各类重大矛盾纠纷180余起、3467人(次),为当事人争取赔偿、补偿、救助共1890万元。

2018年1月,家住花湖镇的大冶籍村民尹某驾车在阮湾村路段翻车,致乘坐人两死两伤,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引发纠纷。刘锋奔赴当事人户籍地大冶市,积极联系当地有关部门,组织双方家属、村民代表疏导情绪、磨合分歧,经过五天五夜调处,促成双方达成和解。

几年前,花湖开发区发生一起重大房地产领域信访案,债务金额过亿元,尚未竣工验收的900多套房屋被各地法院多轮查封,楼盘烂尾多年。刘锋持续跟踪接访、调处,先后接待信访群众50余批(次)、4000余人(次),与黄石中院、信贷银行、房产、住建、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协调数百次,收集的书面资料占据了半层档案柜,最终促成13位债权人达成和解,今年初成功解封首批88套房屋,顺利启动房屋重新销售和尾款清收工作,同步启动收尾工程建设,成为当地近年来得到有效推进化解的重大房地产信访项目之一。

“调处矛盾纠纷,基本原则是以法律为准绳,做到公平公正。”刘锋说,具体到每一个事件,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必须站在当事人的角度,用心去体会双方的诉求,寻找平衡点。

心系弱者,应援优援强服务

刘锋心系弱者,充分利用“148”法律服务专线、微信微博网络平台等,对外公布个人手机号码,以农民工维权为重点,全天候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2017年以来,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92件,维权金额达1040万元。

租住在花湖镇的张某,在某建筑工地打工,不慎摔伤头部,当时以为只是轻微受伤,并未告知包工头,仅到小诊所进行了简单包扎处理,不料当晚病情恶化,第二天住进医院,颅内损伤共花去治疗费9万余元。张某向包工头反映,包工头以事发时未及时告知无法认定是自伤还是工伤为由不予理睬,张某申请劳动仲裁,但因证据不足未予受理。刘锋受理此案后,通过多方途径收集证据,锁定工伤基本事实,并反复与包工头交涉,最终为伤者争取赔偿款14万元。

心系“浪子”,严管厚爱抓帮扶

对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刘锋严管厚爱,倾情管教,始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不歧视、不抛弃、不放弃,让他们重塑心灵,重新做人。

刘某因职务犯罪接受社区矫正,心理包袱重,且罹患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生活困难,意志消沉。刘锋一次次上门进行心理疏导,并为他介绍快递、搬运等工作,帮助其重新树立生活信心。

刘锋还将矫正帮教工作与落实日常监管相结合、集中教育与个案矫治相结合,近年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100余人,帮教刑满释放人员150余人,无一人脱管、漏管、失管。

因患肠癌,肖某被暂予监外执行,刘锋坚持每月到其家中走访,了解生活情况,面对面进行思想交流。去年,肖某期满解矫,虽然身体虚弱,但他坚持从自家走到司法所,参加解矫宣告仪式。短短1000多米,他走走停停花了四五十分钟,刘锋一再告诉他,可以派司法干警上门,但肖某动情地说:“我是一个癌症患者,又是一名户籍不在本地的罪犯,在这一年多的社区矫正期间,我从没感受到被歧视和嫌弃,你们就像我的家人一样,一次次上门关心问候,解除社区矫正我必须亲自来司法所参加。”

心系所务,规范化创建促提升

刘锋心系司法所基础建设,带领全体人员齐心协力,使司法所各项工作跃上新台阶。

先后2次组织开展规范化创建工作,2015年、2017年,花湖司法所分别被省司法厅命名为“省级规范化司法所”“省级红旗司法所”。坚守廉洁自律红线,突出抓好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2013年被市纪委授予“全市人民满意基层站所”光荣称号。加强对专职人民调解员、社区矫正工作者的管理,提高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完善各项便民措施,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严格实行所务周例会和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制度,多年来,无一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未接到一起群众投诉。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