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以“功能镇区、和美乡村、实力产业”三项行动为抓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我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近年来,我市在推进农业实力产业方面,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等各类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并通过他们激发乡村活力,推进乡村发展。
记者王德强
3月4日,记者走进孝南区西河镇西河村振西农机合作社,院内,一台台播种机、育秧机、插秧机、耕种机等农业机具有序停放,合作社理事长屠礼刚正在检查育秧物资。
“我们从正月初六就开始准备秧盘、无纺布、土壤、肥料等物资,目前已经备足了培育1万亩再生稻秧苗的物资,3月10日左右开始育秧,这些农机也马上要投入使用。”屠礼刚告诉记者。
阳春三月,每年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趁着大好春光,不日,振西农机合作社的这些专业农机将驶向田间地头,播撒下丰收的种子。
近年来,随着农民思想观念、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过去传统的耕作模式已无路可走。此外,作为劳务输出大市的孝感,也面临缺乏从事农业种植劳动力,部分农田无人耕种的问题。
如何破解?以屠礼刚为代表的一批职业农民应运而生。他们瞄准其中的机遇,成立专业合作社,流转承包大量土地,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高效作业,进行大规模连片种植,从而带动农民积极性,激发乡村活力,为乡村振兴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扶持下,他们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农机大户,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
以振西农机合作社为例,屠礼刚牵头并带动一批大户组建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周边乡镇农户开展农机化作业服务,举办农机作业、农田种植培训班,提供农资,带动更多的合作社、种粮大户加入进来。
合作社深受农民欢迎,在服务中不断壮大。经过几年发展,目前,振西农机合作社流转承包西河、杨店两个镇农户土地4000多亩,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00多台套,仅用于飞防的无人机就有13架。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机服务覆盖面积,合作社今年又新采购了7台无人机。
“我们可以为社员提供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服务,这也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屠礼刚介绍,合作社现有农机设备可以为5万亩农田提供服务,农资供应辐射周边三汊、杨店、新铺、毛陈、肖港等乡镇。
“运用农业机械种田是趋势,一台农机能顶十几人,种地用农机效率高、省时省力,农田施药环节用无人植保飞机,高效又安全。”说起合作社里各种农机设备的功能、便利和好处,屠礼刚如数家珍。
种田融入了新观念、新技术,解放了大量人力,省心省力。此外,在屠礼刚看来,大规模种植加上机械化作业,可以摊薄种田成本,还有选好农作物品种,收益更有保障。
在振西农机合作社的影响带动下,今年,将有15家专业合作与屠礼刚他们合作,利用农机进行种植作业。据屠礼刚透露,今年合作社的服务覆盖面积进一步扩大,新增农田15000亩左右。
依托农机作业优势和对市场行情的分析判断,今年,屠礼刚和合作社社员们准备扩大再生稻种植面积,并计划将糯稻也种植成再生稻,增强品种的再生能力。
“我是农业机械化的受益者,希望带动更多人利用农机提高种田效率,用科技的力量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屠礼刚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