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德强
不负春光好,最美阡陌间。春耕时节,田间地头里,随处可见农民抢农时、忙生产的身影。一幅幅"人勤春来早,田间耕作忙"的田间美景图在澴川大地尽情铺展
为确保春耕生产顺利推进,我市按照稳面积、挖潜力、提质效的既定目标,早动员、早部署、早安排,掀起春季农业生产热潮,全力以赴抓好春耕生产,坚决打赢春季农业生产"第一仗",为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科学谋划抓好春耕备耕
“我们从正月初六就开始准备秧盘、无纺布、土壤、肥料等物资,目前已经备足了培育1万亩再生稻秧苗的物资。”3月4日,记者走进孝南区西河镇西河村振西农机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长屠礼刚正在检查育秧物资。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二月下旬,雨水节气刚过,我市各地就开始抢抓农时,陆续开展春耕备耕工作。农业部门科学谋划,做好春耕备耕种植计划,切实做好春耕备耕工作。
3月16日至17日,全市春季农业生产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会召开,安排部署我市春季农业生产工作,吹响春耕生产号角。
根据各县市区春耕备耕种植意向情况调查,今年,全市春播农作物计划种植面积稳中有增,预计春播总面积561.1万亩,比去年增加11.4万亩。
保障春耕生产,种子、肥料等农资是关键。根据春播面积测算,全市春耕生产预计需各类种子9000余吨,农药800余吨,化肥9万吨左右。
为此,我市早谋划、早安排,积极做好农资储备供应,确保不误农时。全市农业部门积极组织调运优质农资,畅通农资进货渠道,稳定市场价格。同时,利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社的带动作用,进行全程“保姆式”服务。
为了方便农民购买农资,孝昌县新瑞农业植保专业合作社利用遍布孝昌的50多家经营网点,为种植户提供销售、咨询、测土配方供肥等多种服务。
孝昌县是全国800个粮食主产区和湖北33个产粮重点县之一。该县早谋划、早安排,做足“淡储旺销”的功课,按照今年春耕备耕3万吨的化肥总需求量,备足化肥等农资。
“粮食生产最主要的是抓住春耕备耕工作,这是起点,把这个抓住了,把前期的布局调整做好了,基础打牢了,我们才能保证夏粮夏油的丰收。”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刘华林说。
调优结构
推广绿色高效种植
春播,不仅仅是将种子撒到田里,等待长出粮食。
为实现粮食稳产、优质供给、农民增收、生态环保目标,我市调优种植结构,恢复双季稻生产,相关县市早谋划,早部署,制定早稻工作方案,将面积分解到乡、到村、到主体。
为保障粮食生产,按照部、省相关要求,今年,我市水稻计划总面积378.2万亩,比上年增4.95万亩,其中早稻计划面积6.7万亩,中稻和一季晚稻363万亩,双季晚稻8.5万亩。
面积不减,产量不降,如何来保证?怎样去实现?
我市用好提前下达的中央农业转移支付资金,统筹粮食生产项目资金向水稻、尤其是早稻倾斜。
下转02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