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先忠李超华
刘春莉是汉川市春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也是一名心理咨询及家庭教育指导师,20多年来,她积极投身于民间公益,以无私奉献的公益精神指导自己的言行。
刘春莉说:“施比受更有福。当我们能给予别人帮助时,哪怕是一句温暖的话,一个小的善行,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自己也是幸福的。”“志愿服务永远在路上,我将继续用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影响、带动更多人成为志愿者。”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刘春莉被封锁在武汉城区的家里。临危受聘,她被汉川市卫健局聘为线上心理援助志愿者。
期间,接到热线咨询77人次,他们中有康复患者,有因疫情去世的病人家属,有一线抗疫干部,有疑似感染者,有普通居家隔离的市民,有焦虑的家长,也有抑郁症患者和精神病患者。
每一个热线求助背后,都有一个心酸故事。每一个电话刘春莉都用心专注倾听,用同理共情引导的方式让他们放松心情,重燃希望,看到未来。
一位46岁的女士,疫情期间带着孩子被隔离在哥哥家,只要自己有一点点咳嗽,就会怀疑自己被感染,曾折腾6次要去医院拍片检查,搅得一家人都不得安宁。通过交谈,刘春莉了解到,这位女士的父母从小重男轻女,没让她读太多书,生活一直过得不是很好。她父亲总说她活着就是遭罪的命,每次看到她就叹息。现在住在嫂子家里,生怕自己感染后连累了家里人,因此她感到特别恐惧。每一次,刘春莉与她通话,她都是哭得特别伤心,宣泄着压抑太久的委屈。因为不能面对面,刘春莉能给到她最大的帮助就是倾听,刘春莉一边让她发泄愤怒的情绪,一边巧妙地获取她父母的联系方式,并通过汉川市线下心理服务团队的支持,成功解开了这一家人的心结。
疫情缓解后,汉川市心理服务志愿者协会成立,刘春莉被聘任为协会理事成员之一。在兼顾社会工作的同时,她将志愿服务的重心转移到家庭教育上来。在汉川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民政局、妇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刘春莉带领团队走进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义务宣讲家庭教育三十余场。通过她的努力,让更多的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心理学知识,学会更好地与孩子相处。
目前,有200余名家长在刘春莉组织的父母专业课堂里学习,他们经常会分享自家的变化,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有的妈妈说,参加学习后对孩子的不好行为就没那么焦虑了,孩子顶嘴的时候,反倒有些喜悦,因为她能够看到孩子顶嘴背后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多强,也能看到孩子是多么具有生命力,而不再是单单看到了孩子的不听话和叛逆。
这些年的学习和锻炼,增强了刘春莉的信心和能力,因为她知道,志愿精神的真谛是用爱心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并影响带动更多的人去传承这种精神。
在汉川,刘春莉拥有一批志愿者粉丝,还培养了30余名志愿者骨干,她们都是参加家庭教育培训的受益者,她们跟随刘春莉传播家庭教育知识,并希望通过志愿服务,让欢笑进入更多的家庭。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