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琦
通讯员 艾彦中 李鸿
扎根基层,施“绣花功夫”助阵应城市天鹅镇江河村摘掉“穷帽”,情系群众,为“十分气力”推动昔日贫困村走向省美丽乡村试点,他,叫魏魁,镇党委委员、人武部长,刚刚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江河村,应城市深度贫困村之一。2019年起,魏魁与江河村村委一班人携手努力,共同开启该村脱贫之路。
全村619户、3028人中,有52户、118人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零……
刚到村,这串数字曾让魏魁倍感压力。
“作为刚调到天鹅工作的年轻干部,情况不熟,惟有努力,一定要把工作做好。”魏魁暗下决心。
一个月时间,他走遍村里13个自然湾,摸清家底、找出穷“根”。
经过调查研究,魏魁心里渐渐有了底。他提出,走产业化、规模化、集约经营的路子搞发展。
这一计划得到了村里干部一致赞同,自此,江河村致富平台开始搭建。
村里上渡组处于高岗地,粮食种植纯看老天“脸色”,魏魁在征求群众意见后,把本湾12户困难群众的农田进行整体流转,承包给经验丰富的种养大户经营。
建起稻虾种植、养殖基地310亩,带动群众奔富路。
经营中大家发现,每亩田的小龙虾产量高达800斤,优质水稻1000斤,每亩田年产值达万元以上,是常规水稻种植的9倍,流转农田后贫困户在自家门口实现再就业,且每年有两到三万元的收入。
产业“旺”起来,和群众的感情更近。
4月27日,魏魁再至“老熟人”柯冬秀家走访,了解她家里生活情况。柯冬秀家老两口年迈多病,儿子先天智力残疾,生活不能自理。自打了解她家情况后,魏魁便经常到访,主动帮忙联系部门、落实政策。
和柯冬秀家一样,在魏魁的帮助下,江河村有20多名缺医、缺教、无劳动能力的群众解决了实际困难。
“现在到江河村入户走访,碰到熟人打招呼时的精神头很足,我就非常高兴。”魏魁笑着说。
有付出,有回报,“搭台”劲头更足。
作为分管扶贫的镇党委班子成员,魏魁牵头组建专班到各村组积极宣传产业政策,摸清产业结构,争取产业项目。
目前,天鹅镇实施产业项目21个,建成80亩花菇、300亩蔬菜大棚、1000亩精养鱼池、1500亩中药材种植、10000亩特色水产养殖、10000亩生态养殖和光伏、风能等产业基地,培育就业扶贫车间一个,产业辐射全镇21个村,带动262户累计增收500多万元,累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0多万元。
“为群众搭建致富平台,很有成就感,我将着力延长现有产业链,让群众更多地享受到发展带来的红利,为推动天鹅镇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村里飘来欢声笑语,在这个“背景”下,魏魁给自己定下新目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