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谢蕾
“爸爸妈妈,快来这里排队领中秋宝藏卡啦!”9月21日上午9:30,孝感市博物馆大厅内人头攒动,“心升明月月满中秋”主题线下活动拉开序幕,近100户家庭、300余名市民参与节日“寻宝”活动。“斗智”寻宝感受文化魅力
活动现场,五颜六色的灯笼搭配内容丰富的灯谜字条,给节日增添了“斗智”的乐趣。
伴随着讲解员的细致讲解,大家开始寻找对应文物,在展厅中找灯谜猜灯谜。有的独自思考,有的全家上阵商讨答案,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文化氛围浓厚。
市民李先生带着两个孩子一起来参与活动,看着孩子们拿着手里的中秋宝藏卡,专注地听文物讲解,仔细地寻找文物宝藏,心中感慨颇多,“通过这个活动,不仅体验到了中秋节的传统习俗,还充实了我们的假期生活,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了我们博物馆里的一些藏品文化,受益匪浅。”
为了让市民更加了解文物文化,此次活动的“寻宝”关卡设置充满小“心机”。
“平时大家逛博物馆,可能不会面面俱到地看,但是这次活动利用‘寻宝’的特殊模式,引导市民认真逛,认真听。”孝感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严克儆介绍,“我们按照中秋节的团聚宴俗、吃月饼、赏月、祭月四个传统习俗设置宝藏答案,参与者必须看完所有展厅文物,才能按照提示找到对应的文物,无形中提高了大家了解文物的积极性。”穿着汉服过节是一种仪式感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不仅仅代表衣裳的华贵,更是体现民族精神与民族气度。
汉服,承载了华夏历史渊源,惊艳了世俗。活动现场,不少年轻女孩穿上了精心准备的汉服,成为馆内一道靓丽的节日风景。
湖北工程学院美术学院学生刘君竹作为此次活动的志愿者,身着“嫦娥”汉服,仙气十足,引得现场参与活动的孩子们纷纷与其合影拍照。“现在的生活节奏比较快,人心也比较浮躁,但穿上汉服,我整个人会慢下来。汉服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让我们倍感自豪。”刘君竹说道。制作花灯享亲子时光
经历了一番“寻宝”关卡之后,孩子们集齐了中秋宝藏卡上的印章,便可兑换一个花灯素材包。
大厅内,工作人员早早地备好了桌椅,以方便参与活动的家庭制作花灯。
手工制作花灯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环节,也是最能“检验”家庭团结的活动。
纸模压型、固定粘贴……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用手中的素材,为花灯“搭好”架子,“穿好”衣裳,“拴好”提绳和流苏,一个精致的花灯就完成了。
“平日里,不会有这么大的耐心陪着孩子做手工,趁着这次活动,享受了一段有意义的亲子时光。”市民刘女士感叹道。
据孝感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本次活动着重酝酿家的氛围和格调,诠释中秋的内涵和底蕴,让大家深刻感受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的文化氛围。小朋友们拿着手里的中秋宝藏卡,专注地听文物讲解。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