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激活“红色基因”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孝感日报

记者 谢蕾

特约记者 龚红焰

编者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全市三级干部大会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决定以“功能镇区、和美乡村、实力产业”三项行动为抓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近日,记者走进大悟县河口镇金墩村,探寻这个山村在乡村振兴路上经历的探索和发生的变化,展示打造乡村振兴的基层实践,为各地提供经验借鉴。

3月11日中午,在大悟县河口镇金墩村的茶园基地里,一位穿着红马甲的女同志带着几个年轻人察看茶苗长势。

这位女同志就是金墩村的书记黄红霞,而与她一起的年轻人是金墩村年轻的村“两委”干部。抽上下班间隙时间,到茶园走走看看,是他们每天的“必修课”。

“难得见到村干部。”曾经,金墩村村民总是抱怨。原来,金墩村是大悟县的“软弱涣散村”,基层组织薄弱,导致村“两委”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

2014年,大悟县开展行政村改革,原金墩村、西山村合并为现在的金墩村。

合村能否合心,由谁担任领头雁?原西山村妇联主任黄红霞受到群众信任,接过“红色”接力棒。

如何跑好自己这一棒?黄红霞坚信,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河口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重要集镇。黄红霞的“第一把火”,就是激活“红色基因”,建强基层组织。

为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黄红霞主动与年轻人交心谈心,积极吸纳优秀青年加入村党组织,甚至是村“两委”。

在黄红霞等党员的引导下,2014年至今,金墩村先后有23名优秀青年递交入党申请书,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4人,发展新党员8人,党员队伍精气神焕然一新,筑起坚固的“红色堡垒”。

“我们村的年轻干部最大的是87年的,最小的是98年,这都是我们金墩村未来的红色希望!”黄红霞津津乐道。

85后的孙林玉,常年在外务工。2018年,辞职回村。在黄红霞和村里老党员的动员下,孙林玉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019年7月,孙林玉入党,并担任村委会副主任。

作为党员干部,孙林玉将村里的远亲近邻关系摸得烂透。针对少数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他邀请与这些贫困户关系好的亲戚朋友一起上门做工作,设身处地算经济账,并引荐他们到村里的茶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当大家领到钞票,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干劲越来越足了。

下转02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