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史志研究中心
从1949年新中国诞生至1978年的近30年间,孝感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孝感这块曾是一片废墟的土地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历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文化大革命”和走向伟大历史转折等时期。
1949—1952年,即新中国建立后的头三年,是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的贯彻实施时期。中共孝感地委和孝感专署积极领导全区军民开展清匪肃特反霸斗争、镇压反革命运动和抗美援朝运动,开展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多项改革运动,贯彻实施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经济政策,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全区7县的党支部发展到471个,党员发展到6015人。同时,开展了统一财政管理、稳定社会和物价等工作,使全区遭新中国成立前严重破坏的经济得到迅速恢复。
1953—1956年,为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时期。从1953年1月开始,中共孝感地委和孝感专署认真贯彻执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领导全区人民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顺利起步,农业合作化运动健康发展,两次受到毛泽东的肯定。1956年下半年,全区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9%。这一时期,各级党组织得到整顿和发展。全区7县基层党支部增加到2900个,党员发展到35000多人。积极开展新形势下的知识分子和统战工作,促进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驻孝部队支援地方抗御1954年特大洪灾,参加水利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此间,执行“一五”计划取得显著成就。
1956—1966年,孝感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先是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基本区情认识不足,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急于求成,开展“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办钢铁”等运动,出现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的错误,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后又连续3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经济极度困难。
从1966年5月起,孝感同全国各地一样,陷入“文化大革命”的10年内乱之中。1976年10月,党中央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四人帮”,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此后两年,中共孝感地委在全区范围组织开展揭批“四人帮”罪行和清查与“四人帮”篡党夺权阴谋活动有牵连的人和事,开展整党整风,调整各级领导班子,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平反冤假错案,恢复受迫害老干部的工作,拨乱反正,使科教文卫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
可以说,从1949年至1978年近30年间,尽管出现经济建设急于求成、所有制结构片面求纯、阶级斗争扩大化等失误,但孝感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伟大实践,建立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基础设施、农田水利、重点工程、地方工业、粮棉生产等诸多方面取得伟大成就,为我们后来进行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比较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提供了深刻的历史启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