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经过科学配比、科技萃取工艺,会激发怎样的潜能?7月28日,记者来到大悟县河口镇金墩村抹茶基地,寻找答案。
“茶叶在不同阶段所需的养分不同,制作抹茶要选择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高的树种。”谈起茶,茶厂负责人胡昭立刻打开了话匣子。
大悟县是全省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茶叶产值的99%以上来自于春茶的贡献。胡昭介绍说,以往茶农只采春茶,夏茶和秋茶卖不出价钱,无人采摘。
2017年,在国内考察多个茶厂后,半兵卫茶业有限公司选择了金墩茶厂。
无工业污染、无农药残留,种植的茶品种适合制作抹茶;茶厂坡度平缓、基础设施好,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让“半兵卫”落户不久,就显现出“科技加持”的优势,也瞬间改变了当地种茶老把式对茶的理解。
半人高的茶树全部“腰斩”,只留35厘米高;将单行种植改为双行种植,行距、株距稀稀拉拉;施肥时,要按照时间、气候、剂量等因素精确计算;长到一芽两叶时,赶紧搭上遮阳网16天至22天,直至长出一芽五叶;采摘时,掀起遮阳网后1小时内,必须完成采摘,运送至加工车间……
在这精细种植方式之下,该茶园在2018年就实现春夏秋收三季5茬,最高亩产达到1000公斤鲜叶。
而在制茶车间,采摘后的鲜叶进入贮茶机后,由鼓风机散热、蒸汽杀青。这样既能消毒又能最大程度保留叶绿素。连续两次的高温干燥和梗叶分离后,茶茎、茶梗加工后成为焙茶;嫩叶可制作成碾茶、煎茶、雨露;最终将碾茶加工后,产出抹茶。
在高档茶市场萎靡,制茶成本居高不下的当下,抹茶的利益如何?
胡昭算了笔账,以亩为单位,每年一季春茶的利润约4000元。而生产抹茶每亩可采三季5茬鲜叶1000公斤,可制作150公斤成品抹茶,按照200元/公斤的市场价格,产值约为3万元。除去成本,利润应在6000元左右。
高收益激发了茶农的种植热情,一年不到,从农户到村集体,从能人到贫困户,单干的、抱团的,带资入股的、土地入股的,河口镇新增茶园1000多亩。
搭上“抹茶快车”,2018年河口镇成立茶叶种植合作社,镇政府给每亩茶苗补贴2000元的发展基金,以股金形式分4年发放,与半兵卫结成利益共同体。
“光卖茶还不够,还要卖茶香、卖茶景。”胡昭说,北川半兵卫将金墩村茶园打造成中国最美的公园式生态茶园,促进茶旅融合及大悟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在政府的扶持下,未来占领世界30%以上的碾茶(抹茶)市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