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0年,他将创业苦乐酿成美酒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孝感日报

记者 王琦

特约记者 郑毅

1989年退伍,他一直在奔波,养过鱼、养过猪、打过工、办过公司,历经苦乐。

2014年开始,他三次单骑入新疆,学习葡萄种植技术,后回应城投资建设葡萄园。

他叫黄新江,应城汤池镇人,现为应城城中办事处国光葡萄园园主。

“当年骑摩托到新疆去,学的就是葡萄种植这门手艺。”1月20日,腊八时节,黄新江熟练地在园中整理葡萄架。

国光葡萄园,占地50亩,主要种植户太、夏黑两大葡萄品种。

聊起葡萄,正“挠”到黄新江的“痒处”。

“户太曾荣获全国优质葡萄评比金奖,成果圆柱形,皮肉易分离,含糖量高,抗病能力强,易存放,耐储运;夏黑早熟,无核,高糖低酸,吃的时候可不吐皮……”黄新江笑着说。

自新疆“学成归来”后,黄新江发现家乡城中街道办事处国光村的土质适宜种植户太、夏黑两个品种的葡萄,于是开始葡萄种植。

“不用农药、化肥、让葡萄自然成熟,这样才能保持葡萄的品质。”一直以来,黄新江非常“倔”——拒绝农药,自沤农家肥,抵制膨大剂、催熟剂、甜味剂等化学激素,虽然种植成本很高,但胜在品质好。

在悉心种植葡萄的同时,黄新江发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更多的人开始向往城郊的田园牧歌,而国光葡萄园正处应城城郊。

“搞个采摘园,每年葡萄成熟时节,游客可以来摘葡萄、领略田园风光。”2018年上半年,采摘园的牌子挂了起来,“国光葡萄”也由一拨拨游客口口相传有了名气。

提高产量、打响品牌的同时,黄新江也在思考,如何更进一步提高“国光葡萄”的附加值。

“做成葡萄酒,搞好深加工!”葡萄收购季节集中,遇到疫情销售受阻,他就想到做葡萄酒,提高产品附加值。

说干就干,在山东烟台帝伯仕自酿酒公司的技术指导下,他的葡萄酒达到1万斤的年产量。

1月20日,黄新江通过网络直播,对外推介自家葡萄酒,引来2000多网友围观、购买。

“这么多年来,都是独自一个人在奔,很希望有人一起搭把手,一起品尝创业‘美酒’。”直播间隙,黄新江腼腆而饱含期待地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