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勘
通讯员 彭春霞 张园园
1月6日一大早,孝昌县周巷镇三畈村的一片山场上,刘咏新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清理完牛棚、猪圈,给鸡添满饲料,吃过午饭后稍作歇息,就去山上放羊。刘咏新本是贫困户,但凭着勤劳和一股子冲劲,与妻子一起勤扒苦做,从养羊到养牛、鸡、猪,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曾经,刘咏新在外地工地上做建筑工,妻子在家中务农,一家人日子过得还算舒坦,但突发疾病让他不得不回家休养,原本过得去的日子也因此欠下了10多万元外债。生病后刘咏新无法从事重度的体力劳动,但家中还有两个正值学龄的孩子,药费、学费,让这个家庭入不敷出。2014年,刘咏新被纳入贫困户。
“各种帮扶措施,让他家的生活有了起色,但也不能总靠别人照顾。”刘咏新说,之前在外地看人家养羊觉得挺简单,就有了养羊的想法。
于是他东凑西借,凑齐了七千多元买回来14头羊,开始了他的养殖路。缺乏技术,刘咏新便四处请教,找村里的兽医,通过手机查阅资料等。渐渐入了门,还养上了1头牛和50只鸡。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刘咏新有了经验,并用养殖赚来的收入继续扩大规模。村干部了解到刘咏新家中情况,也尽心尽力地帮他联系各种技能培训班,学习养殖技术。
正在刘咏新干劲十足的时候,市场行情突然走低,家里鸡病亡不少,羊还丢了几只。偏巧村里还传来不和谐的声音,“大家都说羊吃了他们的庄稼,味道大,不让我继续养下去。”“怎么会没想过放弃呢。”刘咏新感叹着,但是他就是觉得心里有股劲,面对不理解时,他选择了坚韧,他在心里对自己说,一定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此时,三畈村党支部书记刘新堂给他支了招,建议他去村里那片荒山上继续养殖,得知他缺少资金,立即帮他办理了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
有了扶贫政策的扶持和村里的帮助,刘咏新顶着压力,更努力地劳作,而在这种冲劲下,他的养殖之路也越来越顺。通过镇村干部的宣传和周边村民的口耳相传,刘咏新的牛、羊、鸡销路逐渐打开。2018年,他家的年收入近4万元。有村民看着刘咏新干得红火,也动起发展养殖的心思,不少村民找到刘咏新“取经”,他从不留私心,总是倾囊相授。
如今,刘咏新养殖了8头黑猪、8头牛、70多头羊、400多只鸡,让曾经的荒山充满了生机,也让刘咏新的荷包鼓了起来。刘咏新兴奋地告诉记者,临近春节,已经有不少人找他预订牛羊肉了,他估算了一下,2020年他能收入7万多元,实现了稳定脱贫。
眼看着荒山上越来越热闹,刘咏新越干越有信心,他说,每天看到家里的鸡鸭鹅牛羊,一天天成长,慢慢变多了,他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靠自己的双手脱贫也比什么都快乐。
2021年,刘咏新计划养100头羊,60头猪。刘咏新相信,好日子还在后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