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政法铁军为民办实事显担当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孝感日报

记者 黄华 王悦

通讯员 余卓

当前,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之中。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如何?“我为群众办实事”是否落到实处?取得了哪些实效?6月23日,在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新闻发布会上,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司法局负责人围绕这些问题,亮出成绩单。

市委政法委:在全系统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启动以来,市委政法委在市委的直接领导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压实责任,坚持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全面深入推进查纠整改,全链条整治顽瘴痼疾,在全系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教育整顿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把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作为检验教育整顿成效的重要标尺,全市政法系统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在媒体上向全社会公布顽瘴痼疾整治内容,公开举报渠道,召开基层代表参加的征求意见座谈会,接受群众意见建议,并按照“全员发动、全岗参与”的要求,广大干警主动下沉社区、乡村、企业,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市委政法委积极发挥领导和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聚焦住建领域矛盾纠纷,建立健全防范化解住建领域风险工作机制,推动各地集中化解了一批房地产项目纠纷。

目前,全市政法系统办结实事项目339件,正在推进的实事项目308件,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和反映强烈的执法司法痛点堵点问题得到解决。

公安系统:打治电诈优化整治交通秩序

全市公安机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将打治电诈、优化整治交通秩序作为两项重点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

2021年1至6月,全国抓获孝感籍电诈人数从2019年的全国地市州第8位下降到第116位,各县(市、区)全部退出全国县(市、区)前250位,孝感电诈输出得到有效遏制,打治电诈工作出现重大拐点。破获电诈案件超过500起,紧急止付5.7亿元。反诈宣传受众突破7亿人次。全市共有56%的社区、95.6%的农村实现“无电诈”。

在优化整治交通秩序方面,全市交警积极参与“五城同创”,在全市开展6波次规模联合交叉执法和常态化路面巡查行动,并采取封闭路口,适当关闭红绿灯、对重要路口进行智慧升级等方式,提升通行效率。推出“车驾管”24小时不打烊自助办证服务,服务群众3000余人次;推进电动车“带牌销售”,将“流动车管所”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法院系统:提升诉讼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全市法院共排查出各类问题247个,整治到位190个;开展为群众办实事活动503次,出台文件16份,细化具体措施97条。

聚焦“门难进”问题,提升诉讼服务。3月以来,处理网上立案申请2169件,网上调解案件3632件,办理网上缴退费、保全、鉴定5813件,跨域立案118件;设立“收转发e中心”,集约送达34264人次,平均送达时间不到1天,较邮寄送达快11倍;推行“多元调解+速裁”模式,诉前调解案件3305件,调解成功2328件,平均调解时间不到10天。聚焦“案难办”问题,优化营商环境。截至目前,全市法院结案率达56.6%,与2019年同期相比,结案率、一审服判息诉率分别提升10.4、9.6个百分点,发回改判率下降2个百分点。

聚焦“执行难”问题,兑现胜诉权益。截至目前,全市法院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期限内实际执结率达95.9%,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终本合格率达100%,发还案款225笔3978万元。

检察系统:强化“店小二”意识立足职能主动作为

今年1-5月,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涉市场主体案件442件。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坚持做到三个进一步“强化”。

进一步强化理念引领,促进市场主体放心经营。出台暖企、惠企、助企、安企的三项方案、九条措施,对各类市场主体不分国有民营、规模大小、本地外地,一律给予平等保护。

进一步强化公正高效,促进市场主体安心经营。强化涉企案件法律监督,为企业发展营造公平公正的外部环境,监督立案5件,对16件涉营商环境案件查封扣押冻结款物情况进行监督,办理涉市场主体控告申诉案件26件。

进一步强化延伸服务,促进市场主体舒心经营。建立沟通联络机制,与市工商联会签《关于建立健全检察机关与工商联沟通联系机制的实施意见》,每个院领导定点联系3-5个企业,组成专班定期深入企业了解困难、对接诉求,为企业合规经营提供精准服务。

司法系统:服务发展有“力度”服务基层有“广度”

截至目前,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共办理各类实事151件。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发展有“力度”。充分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基层法律服务等专业服务功能,组建24个法律服务团,与全市680余家规上企业开展“一对一”免费法治体检服务,为企业排查风险点139个,提供各类法律服务3159人次,调处化解矛盾纠纷1124件。

发挥职能办实事,服务基层有“广度”。3-5月,市专调中心调解各类案件351件,夯实筑牢平安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扎实推进一村(社区)一律师工作,推动239名律师向589个村(社区)报到,为社区居民解决了一批法律服务问题。

扶危济困显本色,服务群众有“温度”。聚焦服务下沉社区困难群众和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对象办好事、解难事,开展“精准服务”,做到人人办实事,个个受教育,群众得实惠。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