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传承红色血脉奋力绿色崛起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孝感日报

“每一处遗迹旧址承载的不仅是历史,更是伟大的精神力量,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就是延续我们的红色血脉。”

4月22日,在孝昌县孙家畈革命遗址,县博物馆原馆长、文旅局工会主席王方专程带着设计图,从旧址的历史讲到未来。在他眼里,每一处砖墙、梁木都是故事。

走进旧址第三重门,由门廊延伸到天井的这一面土墙上,“为革命种田”五个字有着被风侵蚀的年代感,阁楼的雕栏依照宅院原本的样式逐一复原。

“修旧如旧,保留原貌,这既是我们旧址保护的基本原则,也是更好地恢复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王方打开设计图,下一步,这里规划建设湖北省党政军诞生地纪念馆。

“历史纪念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杨运桥表示,以此为跨越时空的桥梁,通过对革命故事沉浸式的学习和感悟,从革命先烈身上感受到催人奋进的力量。

孝昌是一片红色的热土,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新中国成立,全县有近8万人民群众参军参战,近万名英雄儿女壮烈牺牲;全国解放后,有80多位烈士英勇献身。

近年来,孝昌县成立专班加强革命遗址保护,相继对原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省军区成立旧址,新四军五师被服厂、兵工厂,抗大第十分校等革命遗址进行了修缮保护,积极协调、妥善处理居住在革命遗址内的农户迁出。加大历史纪念设施建设力度,在观音湖建设刘震将军纪念馆,就地修缮散葬烈士墓117座、维修烈士纪念碑2座,新建孝昌县革命烈士陵园祭奠450名烈士忠魂。

抢救性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编写出版《孝昌革命精英(第三辑)》、《孝昌人民革命史》、《红色小悟山》、《孝昌老区革命故事选集》等红色读本。多次到省档案局(馆)、孝南区收集中原局、华中局、鄂豫边区党委、新四军五师等有关孝昌的文献资料,整理相关资料共计20余万字,填补了孝昌党史资料部分空白。

今年以来,孝昌县更是紧盯“打造大别山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带”的区域定位,聚焦“农”的大势抬底板,放大“绿”的优势促转型。积极融入大别山红色旅游带和武汉城市旅游圈。

当前,各地红色研学线路热力十足,孝昌县串联起小河明清古街、观音湖太平古寨、抗大十分校、刘震将军故居、原湖北省党政军诞生地旧址等景点,吸引了大批游客来此瞻仰革命遗址,聆听红色故事。

杨运桥表示,将红色火种播进党员、干部心中,成为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重要动力,投身到“六个孝昌”的实践中去真刀真枪干,既是一代人的使命更是荣誉。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在实干中锻造意志品质,这也将成为孝昌做强“县域经济”、奋进“绿色崛起”的精神财富。

文字:记者宁波

朱婧婧

徐文

杨勘

特约记者高玉峰

图片视频:记者徐文

史料支持:孝感市史志研究中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