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兴农富民的追梦人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孝感日报

通讯员 张志刚 李瑶

农业要坚守,需要时间来滋养,做农业人更需要耐心和执着。

张幼萍,孝感市第六届人大代表、湖北百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她怀着对“三农”事业的执着信念,带着对现代农业的理性思考和不懈追求,走进希望的田野,在乡村振兴路上不断探索,追逐着兴农富民的梦想。

张幼萍用坚持、坚守展示新时代农民风采。先后荣获孝南区首届十大杰出致富能手、科学技术进步奖等荣誉称号。湖北百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连续三次获评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基地农业带动兴农花开

张幼萍原本在供销社工作,担任部门经理。20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张幼萍与农业结缘。原孝南区闵集乡柏树园村、前进村部分集体和村民土地租给武汉某公司种植芍药的基地处于绝收境地,闵集乡负责人偶遇张幼萍,希望她能接手。

一边是已经荒芜的近300亩荒地荒岗,一边是干得风生水起、轻车熟路的销售事业,面对众人的不解、亲朋的规劝,张幼萍执拗地认为“家里三代‘华农人’就不相信种不好田”,毅然承包芍药基地,引进中科院油料所“中花21号”,全程机械化种植优质花生。当年,花生喜获丰收,很快销售一空,亩收入比传统种植翻了2倍多。

良好的经济效益坚定了张幼萍的选择。2007年,成立湖北百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推广种植经济作物。2013年,公司在孝南区杨店镇高砦村、杨刘村,流转土地建立2000多亩种植基地。

瞄准更高、更远的发展目标。2019年,公司牵头联合4个农业公司、6个农民合作社和3个家庭农场成立孝感市百盛果蔬产业化联合体。而今,联合体辐射带动农业生产基地4万亩,经营范围涉及农作物、水果、苗木花卉,带动农户3万户以上,实现联合体综合产值过10亿元。

“路虽远,行则将至”。张幼萍说,“始终如一,不忘初心走好促进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现代化农业之路,助力乡村振兴,是一个新农人的职责所在,更是一个人大代表的职责所在。”

沃土耕耘富民初心

在杨店镇高砦村种植基地,刘水平在门房严格值守。虽然患高血压、慢性肝胆等疾病,不能干重活,但在他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刘水平喜滋滋地说,“有了工资,在家里的腰杆都挺直了。”

产业基地刚建立,张幼萍就把保障群众利益放在心坎上,在基地设立扶贫车间,专为贫困户设岗,月均工资3000元左右。“在家门口就业,收入稳定,打心眼里高兴,日子是越过越有奔头!”杨店镇高砦村退伍军人张汉芳感慨道,他由于患病而致贫,因在家门口就业而脱贫,而今干劲更足。夏开顺夫妻以前在外地当泥瓦匠,收入不稳定,家有老人和患小儿麻痹症的孩子没人照料。而今在基地务工,他们非常满意。

致富不忘本,心怀桑梓情。张幼萍为因病致贫的员工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工作时间灵活的岗位;甚至因人设岗,在基地开设合适的岗位;逢年过节,总是开展各种慰问活动;贫困员工家中发生变故,总是第一时间送去善款……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群众富裕富足。张幼萍着力引导公司所在地干部群众发展主导产业,拓展销售渠道,补齐完善产业链条。实现四个对接: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餐对接、农商对接,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张幼萍深信,拼搏创新、勇立潮头是发展之路,承担责任、回报社会才枝繁叶茂。

履职尽责圆梦振兴

张幼萍不论是在企业发展,还是在扶贫助困、参与乡村振兴中,始终牢记自己身份,用一言一行诠释着人大代表为人民的承诺。

张幼萍深入孝南区各乡镇,与种粮大户、普通农户座谈,听取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意见建议。“杨店二水厂建设迫在眉睫”的建议已实施,水厂已建成使用。“关于孝感22路公交车从杨店延伸至界河”的建议已落实,为孝感与武汉公交无缝对接开辟一条新通道。

杨店镇是水稻种植大镇,种粮大户种植面积最多的达2000多亩,但一直没有烘干设备,只能将粮食运到黄陂烘干。民有所呼,我必有应。2020年,张幼萍在杨店镇建设百盛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引进先进的烘干设备,为种粮大户提供代清理、代烘干、代储存、代销售“四代”服务,最大限度解决农民种粮后顾之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不仅要履行好代表职责,积极反映人民呼声,还要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坚守生态农业之路,做好产业振兴文章,争做乡村振兴的自觉参与者、有力推动者、产业引领者。”张幼萍表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