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玉欢
实习生 李维婷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国外疫情持续恶化,国内聚集性疫情多发。为切实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1月12日,市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禁止普通门诊部、个体诊所、村卫生室接诊发热病人,禁止药店出售退热、止咳药品。
药店、诊所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哨点”,是否按照通告要求落实?落实情况如何?1月15日,记者来到孝感城区部分药店、诊所进行了探访。
各大药店不再售卖退烧、止咳类药品
当日10时左右,记者在城站路国药超市门口看到,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着疫情防控宣传信息,提醒市民做好防护。门口一位工作人员值守测温,并提醒市民扫码进入。
经扫码测温后,记者表明身份进入店内,几排货架上空空如也。工作人员介绍,空架子上之前摆放的全是退热、止咳、清热类药品。接到通知后,他们对货架上的药品进行了清理封箱。
“现在疫情形势依然复杂,发热患者都去医院发热门诊就医,我们药店工作人员心里也踏实一点。”工作人员表示,这几天不少顾客想买点备用药,他们都按要求未予出售。
记者跟随工作人员来到储物间,地上成箱摆放着999感冒灵颗粒、复方板蓝根等药品,纸箱用胶带封口,纸箱上贴着纸片,上面详细记录着箱内药品的名称。工作人员称,这些药品最近不能上架出售,到通知可以售卖时,他们会重新上架。
城站路时珍药行位于国药超市对面,记者在该药店看到,一排桌子整齐排列挡住入口,顾客无法进入店内,只能在门口告诉店员所需药品。从门口向里望去,一排货架上整整空了两排。当询问是否可以购买感冒药时,工作人员指向一旁空空的货架,“没有”。
当天,记者走访了文化路孝感药都、海王星辰,东城区黎明大药房等多家药店,发现各大药店均执行无接触买药方式,大部分药店退烧、止咳类药品均已下架,无法购买。在东城区一家药店,记者虽然看到货架上有999感冒灵等药品摆放,但是当表示要购买时,被工作人员拒绝,“这个药不能卖,马上要下架”。
诊所或社区卫生服务站不接诊发热患者
“凡是体温在37.3℃或以上的患者,请直接去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在位于学院东门的广场街道三里社区卫生服务站门前,记者看到,服务站玻璃门上显眼位置张贴着就诊提示,提醒发热患者直接前往医院。服务站门口摆放着一张桌子,一名护士在此值守。
当记者问道有无发热患者来此就医时,一名医生告诉记者,他们张贴提示后就不再接诊发热患者,基本没有发热患者来此就医了。
随后,记者来到学院南门一家内科诊所,刚打算踏入门口时,里面一位“白大褂”连忙起身阻拦:先扫一下门口的二维码,测一下体温。当询问发热小孩能否来此就医时,“白大褂”回复称,“现在发热患者都要去医院发热门诊”。
据东城区温哥华小区居民刘女士介绍,一周前,她四岁的女儿有点发热症状,刘女士想去小区内的诊所碰碰运气,在门口测温“37.5℃”后,诊所医生立刻要求她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