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日报特约记者吴财荣通讯员程兴容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关键时刻,随县疾控中心全体干部职工,放弃春节假期全员到岗到位,奋战在疫情防控的主战场上,发扬疾控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英勇顽强的工作作风,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共克时艰让党旗飘起来
面对严峻的防控形势,主持工作的党支部委员、副主任张小勇一马当先,其他班子成员积极配合,成立防控工作小组,设立疫情信息组、流行病调查组、采样组、消毒杀菌组、健康教育组和后勤保障组,同时成立疫情处置随南、随北两个应急小分队,分工到人,责任明确,各负其责,以战时状态迅速开展各项防控工作。
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关键时刻,随县疾控中心放弃春节假期全员到岗到位,奋战在疫情防控的主战场上,一连60多天不休息,24小时“连轴转”吃住在单位,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英勇顽强的工作作风,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彰显着疾控人的使命与担当。
使命所在把责任担起来
为扼住病毒传播的“咽喉”,党支部委员副主任潘义斌挑起负责流行病学调查的重任。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摸清确诊或疑似病人发病前在潜伏期内的活动轨迹,将密切接触者充分排查出来,通过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从源头上彻底切断传播链,从而阻止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传播。哪里有病人,哪里就有流调人员的身影,他们不惧危险,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既有奔忙的脚步,又有细致的询问,还有与各乡镇工作的紧密对接和指导,无处不体现出疾控人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党支部委员副主任卢晓斌,肩上挑的却是另样的重担。来自全国各地捐赠到县红十字会物资,都要通过他接收、分配,然后再通知分发到各单位。面对一片片爱心,卢晓斌丝毫不敢懈怠,合理地配发,让有限的物资发挥最大的作用,并按照要求对物资进行统一保管,统一调配,他克服人手少的困难,亲自上阵,一天到晚忙个不停,经常工作到深夜,有时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担当不曾缺位,战斗还在继续,他总是不声不响,无怨无悔,默默地工作着。
抗疫前线把身份亮出来
疫情就是敌情。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疾控中心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和青年骨干的中流砥柱作用。党员,不仅有党旗下的庄严宣誓,更有危难时刻的冲锋在前。共产党员,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历毕业的疾控中心检验科负责人聂富,当时休假在家照顾月子中的爱人和孩子,当听到了单位的一声号令,义无反顾踏上抗击疫情的征程。王皓霖是火线入党的新党员,他们团队担负着对全县确诊病人、疑似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排查,以及对密切接触者的及时追踪。病人的诊断需要采集咽拭子,要到病房、到留观点与患者“零”距离接触,当采集标本刺激患者咽喉部时,很可能引起呛咳,这样一来危险性就可想而知,但是他们不仅没有退却,往往还要对患者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安慰患者克服恐惧心理。为了加快流调采样、取样、送检速度,缩短医疗机构诊断时间,他们风雨兼程,饿了,就在路边简单吃点盒饭,再匆匆赶往下一个标本采集点,在他们的心中,“不知是谁”“知道为谁”。疫情信息报送是另一条看似不显山不露水的战线,这条战线同样显得重要,甚至对它的真实性、时效性要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因此不得错报、漏报和瞒报。临时成立的疫情信息报送四人小组,四个青年人中,就有三名是共产党员,他们每天要等到晚上十二点以后,从传染病疫情网中导出全天随县报告的所有病例信息,进行审核分析筛选,确定当日确诊和疑似病例,第一时间反馈到流调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反馈到各医疗卫生单位,对密切接触者进一步摸排,再根据摸排到的最新密切接触者的信息,进一步整理并进行综合分析订正,最终形成上报的内容。要做到这些,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一份好的报告,会对决策者对整个局势研判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战“疫”期间,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张小勇临危不乱,谋划布局,统筹安排,亲临一线,颇有大将风度。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县疾控中心累计采集(收集)患者咽拭/血清样本6万余人份,每日往返于随县各乡镇、市区累计行程4.4万余公里,对62家单位和部门,约220万平方米疫点或公共区域进行了消毒,全体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工作中相互配合,做到“人在岗位在,人不在有人替岗”,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防控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