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李明清
疫情袭来,广水市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50”后汪祖淳:老兵不老,有“战”必回
2月17日,62岁的汪祖淳穿好防护服,背上20公斤重的消毒器,来到社区一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家里(患者及其家人已入院治疗和隔离)进行消毒。
汪祖淳是应山街道办事处曹塘角社区卫生室一名医生。30多年前他曾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后退伍回到家乡,成为一名社区医生,几十年如一日地守卫一方群众身体健康。
老兵不老,有“战”必回!面对疫情,汪祖淳挺身而出,承担起社区的防疫消毒、药品代购配送等工作。根据工作需要,有时他还要到确诊患者家里进行消毒。
看到父亲这么大年纪还冒着生命危险冲在抗疫一线,儿女们纷纷劝他在家休息。他说:“作为一名党员、一名老兵、一名医生,我没有任何退缩的理由!”
“60后”陈先寿:坚守,是对亲人最好的告慰
“岳母大人,一路好走!请您老不要怪女婿没有送您最后一程!”2月11日一大早,广水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武胜关中队民警陈先寿,含泪向岳母家方向三鞠躬。
2月10日中午,陈先寿接到妻子的电话,说岳母因病过世,明天就要出殡,希望他能请几个小时假送岳母最后一程。妻子是医护人员,关键时刻不能走开。
陈先寿深感悲痛,也左右为难。经过一番思想斗争,陈先寿没有向单位请假。2月11日凌晨,陈先寿同往日一样按时上岗,只是在交接班之前,满含热泪向岳母家方向深深三鞠躬,一战友发现后一再追问,才知道他岳母过世的事情。
“70后”陈新杰:病毒面前,没有人是旁观者
2月17日,余店镇抗疫志愿者陈新杰正忙着为群众配送生活物资。“我是一名有19年党龄的党员,关键时刻,我必须和家乡人民一起携手战‘疫’!”陈新杰说。
陈新杰是余店镇张氏祠村人,在北京一家国有企业工作。返乡省亲的他看到余店干部群众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按捺不住和家乡人民同心抗疫的激情,一方面主动向镇党委汇报,请求参加抗疫战斗,一方面积极向公司请示。
在得到余店镇党委的批准和公司的指示后,陈新杰以志愿者身份,加入了为群众代购配送生活物资的队伍。每天,他早出晚归,把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准时送到群众门口。累了,坐在沙发上打个盹;饿了,蹲在地上吃碗方便面。
“为家乡人民服务,是非常幸福的事情!”陈新杰说。
“80后”陈伟:决不允许出现一点纰漏
“对不起,疫情防控期间,这里禁止私车出入,你有什么需求,我们可以为你代办。”2月21日,在十里街道办事处宝林寺村路口,村党支部副书记、纪检委员陈伟劝回了一名欲驾车外出的村民。
疫情当前,38岁的陈伟不当“老好人”,敢于唱黑脸,有力保证了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的落实落地。
每天一大早,陈伟就开始到各湾组、路口巡查,发现村民不戴口罩、聚集闲聊、打牌下棋等行为,及时劝阻,消除隐患。
村民郑兴国原本定在腊月二十六娶儿媳妇,陈伟主动上门做工作,劝说郑兴国推迟了儿子的婚礼;村民陈国友计划在正月初八为儿子过十岁生日,陈伟赶到陈国友家,劝导他取消了儿子的生日宴……
“90后”韩晓清:让青春在战“疫”一线绽放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2月16日中午,广水市学雷锋志愿服务队负责人韩晓清倚在汽车引擎盖上吃着盒饭,许下了她22岁的生日愿望。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韩晓清带领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队友逆行而上,主动参与。根据安排,她和队友们在路口值守,劝导居民不外出;热情为市民跑腿,代购、运送生活用品。
守望相助,共克时艰。韩晓清和队员们还纷纷奉献爱心,向医务人员、公安民警捐赠牛奶、水果等物资,助力疫情防控。
2月16日是韩晓清的生日,家里的亲人让她回家去吃顿饭,她说:“我要在路口值守,这儿的盒饭也很香!”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