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理发趣事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随州日报

石敏

有副理发联写道:“操毫末技艺不教斯人憔悴古今中外离不得,习顶上功夫能使头面一新男女老幼尽开颜。”俗话说“有钱无钱,剃头过年”。说起理发不禁想起理发的一些禁忌,下面就浅谈一下理发的趣事。

“理发”一词,在我国直到宋代才有,宋以前理发的工匠称作待诏、镊工。宋代以后,对头发清洁的方法不同,又有不同的称呼,如明代叫“篦头”,清代叫“剃头”,还有叫“剪头”“推头”等。

理发从字面上看,即为整理梳理头发,而不是去掉头发。理发时剪掉头发也是经过腥风血雨的,据说满清入关一统天下后,一纸剃发令不知让多少人头落地。因为汉人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奉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信念,坚持“头可断发不可剃”。而大清又以“剃发归降”为政治标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你不剃发我砍你的头。所以就引发了“扬州十屠”“嘉定三屠”“江阴屠杀三日”等等悲惨事件。由此可见理发是一件具有血腥味儿的“政治事件”。

我的家乡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以至于有的外甥嫌舅舅给的压岁钱少,就以“我去剃头”相要挟,舅舅立马就会增加压岁钱,借以安抚。

儿时家贫,父亲薪薄,难维家计。母亲劳作一天挣8分,10分一个工值,价值0.28元,到年终决算,总要找口粮钱。为节省日常开销,父亲凭借在部队学的理发手艺,花了一个月的薪金,买了一套理发工具,给两个弟弟理发。推发剪在右手一捏一动的作用下,“咔嚓咔嚓”,向上推动把头发剪断,但因用力不平,手法抖动,一凿一个发坑,像花头癞子,难看死了。为了好看,就修矮。一不小心,那手动推子又打瞌睡,向下啄了一口,头发林里又留下了一个醒眼的坑洞,有时剪子夹着头发扯得生痛,也有剪尖戳破头皮流血的,剪一次发要流几身汗。弟弟们对父亲剃头,头皮扯痛,每回都遭一顿“酷刑”,刻骨铭心。虽竭尽全力,还是剪得长短不齐,被同学们讥为“马桶盖头”,至今心有余悸。父亲解释说,这不像老式理发剃刀一个样?我也想理得光鲜周正,可对我这个“半吊子理发师傅”来说,实在是癞子的脑壳——没发(法)!

有一次父亲说会理小平头,让小弟弟先试。他不仅没反抗,还温顺地站在那里,咬牙忍痛,任那不太锋利的剃刀在头上“噗噗”切扯,并企盼父亲这回手艺精湛,刀下有情,果真剪个标准的平头来,好让他在伙伴们面前也神气一回!

剃完了,小弟羞怯而又疑惑地靠近壁上破镜,踮脚一看,往地一蹲,立刻抱头大哭:“妈呀!这哪里是平头啊!简直成了‘马桶盖头’!”

弟弟们到镇上读初中后,顶着长短不齐十分难看的“马桶盖头”。再看看城里人头发,那份整齐,那份光鲜,羡慕死了,再不让父亲理发了。父亲就说,连队的官兵参加国庆阅兵都理这种发,没有说不好看的。大弟弟回应道,那是因为有军帽掩丑。父亲无奈,只好作罢。

其实,任何手艺,看似简易,实则复杂,都需一个反复操练、熟练掌握内在技巧的实践过程。

掐指一算,今年我已四十有七了,我的先生比我大两岁,白发逐渐增多,为爱美,先生借勤理发掩人耳目,但每次理发都要排队,而且理发师傅的技术也是高低不一,理的发型不是次次满意。

为节省时间,先生对我说,我以后就理那种短寸头,很简单,你先去理发店偷着学手艺,往后在家给我理吧,既方便、卫生、省钱、快捷,还可练技术。这话说到我的心坎上,因读初中时经常跟同学剪头发,但那时都是剪学生头,就是把刘海剪切,下面剪整齐就行。我立马在网上购买了全套现代化的理发工具和围裙、头刷、吹风机等,在网上搜寻理发教程视频。等我看到先生头发长了,就拿出工具,按照说明书给电动剃头刀充上电,再设计好要剪发的长度,打开电源,信心满满地开始了我的首秀。虽然是电动推子,高矮尺寸都有特制的胶片垫着,简单易学。可是我理出来的头发还是短了,而且满头好像就一个尺寸,没有一点发型,感觉整个头就像个圆葫芦,先生照了一下镜子不是很满意。我说我再修整一下尺寸给你剪个发型出来,先生害怕我弄太短了出不了门,连声说就这样将就吧。没想到过了几天他参加同学聚会,同学问他头发在哪儿理的,他支支吾吾不好意思说出来。回到家里先生说,同学们说你跟我理的是防小三头。等到下次头发又长长了,我说这次我来好好给你理,可这次又失败了,头发剪短了,也有型但就是头发后颈部和头顶留下一条明显的分界线,看着一点也不协调。我又用碎剪小心翼翼地修了半天,才勉强好看点。先生说只能这样了,下次我还是去理发店,你跟我一起去学学。等到先生去店里理发,我陪他来到理发店,理发师动作娴熟地给他剪发。只见剪刀在理发师的手里好像被施了魔法一般上下挥舞,不一会儿就将先生的头理得利利索索的,让我真正体验到看花容易绣花难的真谛。在先生的配合下,几经失败,我终于练出了“顺理成章堆云卷雾皆如意,得心应手截断留长皆合心”的理发好手艺,还给不少亲朋好友义务理发,备受青睐。

这手艺不胫而走,被邻里的王大嫂看重,她抱来刚满月的孙子“剃胎头”,这可叫我好生为难。面对肉嘟嘟的小脑袋,我怎敢下手?王大嫂说:“给推个光头吧,没事。剃胎头,去胎晦,头发长得又好又金贵!”好歹艺高人胆大,我壮着胆子“咔嚓咔嚓”地推,可那婴儿毛发柔柔的细细的,常被推子夹着,把那娃扯得“哇哇”大哭。幸好王大嫂扯出怀中宝贝,塞进小嘴“哦哦”哄着……末了,王大嫂塞给我一个小红包就要走。我打开一看,是伍元钱。我说你这是啥意思,要付费吗?她边走边说:“剃胎头,都兴这个司礼钱呀!街上还贵些。”这是我今生收到的唯一一笔“理发费”!

改革开放40年来,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人民的生活也蒸蒸日上。白发染黑发,黑发染红发,长发拉卷,卷发拉直;平头、背头、分头、酷头、帅哥头,形式多样,款款漂亮。剃马桶盖,单一丑陋发型,早已成为往日笑谈。有副对联写得好:“几多佳技发型美染技美吹技美烫技美美中有美,多年深功手艺精刀功精剪功精洗功精精益求精。”我将以此为座右铭,在染、拉、卷、烫、平、背、分、酷等发型上深入研究,让男人——理面美容男子汉轩昂仪表,让女人——烫头添艳女儿家飒爽英姿。待退休后,我也开个理发店,让往来进出因我生色,用剪洗烫吹为君美容。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