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美丽乡村“廉味”浓

2022年01月13日 10阅读 来源:三峡日报

“渔鼓咚咚响,咱们把歌唱,今天我来唱一唱。党风廉政棒,治国先治党,治党必从严,党纪国法挺在前……”在点军区艾家镇,群众唱起用传统渔鼓调填词的《廉政歌》,以最接地气的方式提醒党员干部要规范行使公权力,将党纪国法铭记在心。这是点军区开展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教育“十进十建”工作以来,着力提升基层党员干部法纪意识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点军区纪委监委着力发挥监督保障执行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立足职责定位,找准廉政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乡村建设,不断延伸触角。通过培育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建廉”、创作廉文化主题作品“唱廉”、开展敲锣打鼓送家风活动“送廉”等方式,营造了知廉、学廉、崇廉、尚廉的浓厚氛围,让乡村越来越有“廉味”。

一村一品“建廉”

“乡村振兴,必须廉洁先行”,点军区点军街道纪工委的负责人说,今年5月以来,该街道将塘上村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结合村情村貌,深入挖掘廉政文化元素,将廉政家风、塘上龙悦文化融入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之中,并且以塘上村为点,带动周边牛扎坪村,紫阳村等学习示范点的经验和做法,形成了以点带面、以面带全、协同推进,建成了具有浓郁“廉味”的清风亭、廉政广场、廉政石鼓、廉政书屋等廉政文化景点,在乡村营造了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同时,着力挖掘廉政历史文化,在街道办事处紫阳村精心打造以本土先贤人物为主线的“铁御史”王篆廉政教育基地,基地通过一墙(廉政文化墙)、一馆(珠算博物馆,算好人生六笔账)、一廊(清影廊)、一林(梅林、竹林),深入挖掘名人文化中蕴含的廉政文化,树立名人廉政榜样,弘扬中华民族的清风正气以及崇廉尚廉、向善向上的传统优良作风。

文艺作品“唱廉”

“竹板一打响连天,干部群众笑开颜,今天不把别的表,专讲反腐和倡廉……严格自律宽待人,抵制诱惑慎用权,办事公道作风正,心底无私天地宽。”在点军区桥边镇,由本地年轻干部自创自演的快板书《反腐倡廉天下安》通过廉政文艺直通车将“廉”文化送到基层。今年以来,该区陆续开展送廉入家、党纪法规宣讲到一线、知识竞赛、征文话廉等活动,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强化广大干部群众的纪法观念,不断推动党纪法规深入民心。同时,积极鼓励民间艺术家围绕党规党纪监察法规和今年新出台的政务处分法创作三句半、渔鼓调、快板书等文艺节目,定制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纪法“套餐”,以文艺作品的形式传唱“廉音”。展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坚持反腐倡廉不松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敲锣打鼓“送廉”

“把表彰现场设在群众当中,使群众参与其中”。2018年起,点军区联棚乡党委、乡纪委以敲锣打鼓的方式为评选出来的“好家庭”送上家训匾额和家风荣誉,让好风气吹进老百姓心坎里,以家风化社风,家风沐党风,家风清政风。截至目前,联棚乡已在家风建设主题活动中累计为74户“好家风家庭”赠送了家训匾额,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户自立、村评选、名家写、乡赠送”的立家训、守家规、传家风之路,以“接地气”的方式来树德育人,让老百姓直观的感受到家风传承的感染力和生命力,持续营造党风正、政风清、民风淳的良好政治局面。

“打麻将的少了,上访的也少了,跳广场舞、拉家常、讨论如何发展生产的多了,既传播了良好的社会文明新风尚,又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让村民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和教育。”塘上村党支部书记王静介绍说。

“建廉”“唱廉”“送廉”仅仅只是点军区全面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点军区还通过开展纪检监察基层基础“五项工程”

建设,全面激活基层监督

“神经末梢”。依托干部队伍塑形、能力素质提升、管理考核量化、履职运行提优、阵地宣传助力等五项工程,充分提升村(居)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监督质效,与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同频共振,将村务放在“聚光灯”下,让小微权利在阳光下运行,为乡村振兴注入正能量。

三峡日报通讯员 陈洋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