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易玮玮
通讯员 李娇 郭昊然
12月上旬,记者来到伍家岗区伍家乡共同科技创业园,湖北创全电气、世纪联合创新、鑫顺和医疗器械等5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火热运转,园区呈现一片生机。
近年来,依托共同科技创业园,共同村迈入村集体发展快车道。伴随产业发展,这里也逐渐吸引来许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如何将他们紧紧地团结在党组织周围,更好地凝聚共识、共同发展?
对此,伍家乡以共同村为试点,依托村级组织、村级产业园、创新型企业、典型代表,探索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组建“共同村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小组”,实现企业与园区、与村集体的互利共荣。
原点:智创公社
2019年8月,34岁的王常琢怀着“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的一腔热情,创办智创公社孵化器,选址在共同科技创业园。因为有想法、有干劲,共同村给予大力支持,不仅为王常琢腾出创业空间,还给予一定的租金优惠。一年多来,22家企业在这里孵化成长,涵盖互联网、短视频、环保等领域。
在共同科技创业园,很多企业都如智创公社一样,各自向好发展,但彼此之间缺乏交集。此时,伍家乡党委注意到,这些企业中不乏律师、民办企业管理人员、新媒体从业者等各类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如果将他们凝聚起来,必然是一股强大的智慧力量。
本就以整合各种资源为己任,且又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最集中的地方,王常琢的智创公社成为组建“共同村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小组”最佳平台,王常琢也成为该联谊小组的会长。
“我们不仅为创业者提供各种服务,也在乡、村两级党委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孵化器的空间,打造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之家。”在王常琢带领下,记者看到,这里有公共会议室、小型路演舞台、洽谈区、图书角等,充满温馨与活力。
聚合:以点带面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有了联谊之家,家庭成员也逐渐增多。湖北创全电气有限公司、湖北世纪联合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宜昌流星飞电无人机有限公司等企业纷纷加入。
“联谊小组现有成员12名,涵盖法律服务、智能仪器生产销售、电子商务等领域。”伍家乡组织委员董淼介绍,联谊小组充分发挥其与基层组织的平台纽带作用,协助共同村为企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各项服务,并安排专人定点服务、定时走访企业服务、和企业经济人士及党外人士开展谈心谈话、收集意见建议。
今年以来,从帮助企业开展疫情消杀、复工复产到解决各项日常生产生活服务,已为企业解决各项问题28件次。同时,还邀请民盟市委专家重点讲授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推进了企业顺利生产。协助企业组织了三期咖啡讲座,联合乡、村及园区企业开展了多次支部主题党日及共青团联谊活动,进一步拉近了基层党委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距离。
董淼表示,伍家乡党委高度重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按照“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的方针,使他们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智慧力量。
成效:互利共荣
在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下,企业之间联系更紧密了,也更积极主动地投身社会公益。在联谊小组的积极推动下,通过网络推广伍家乡龙狮文化,让村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地传播。推动乡村中小微企业实现互联网+产业转型,为园区产业多元化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以前我们对园区的企业只能提供一些水、电及政策方面的具体服务,但对企业发展以及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助力有限。”共同村党委副书记陈芳说,如今,共同村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小组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
在园区经济的强劲带动下,共同村不仅稳居村级经济收入“千万俱乐部”行列,园区的发展也为该村及周边兄弟村社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进一步带动了全乡整体富裕。
同时,智创公社也得到进一步发展。“目前,智创公社已着手申报省级孵化器项目,企业面积将增加至5000平方米,将形成以共同科技创业园为核心辐射全乡的新的社会阶层联谊网络。”董淼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