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白大褂,帅气的面庞上总挂着微笑,开口总是温暖的话语,一下子就拉近了和患者的距离——这就是宜昌市一医院妇科副主任周全。
他攻坚疑难技术,敢于向妇科肿瘤“叫板”,化解女性盆底“尴尬”,帮助流产妈妈生健康宝宝。他不遗余力的促进学科发展和交融,先后协助市一医院产科、妇科成功跻身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并在科室主任佐满珍的带领下,与科室同仁一道创建妇科微创中心、复发性流产中心及妇产科专科联盟。
他是手不释卷、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发表12篇高水平SCI论文的“学术达人”;也是严于律己、追求卓越、斩获全国手术大奖的“岗位能手”;还是扎根临床、精益求精、备受病人喜爱的“十佳青年”。
紧盯前沿
敢与妇科肿瘤“叫板”
70多岁的陈奶奶肚子里长了一个约12公分的“包”,在多家医院辗转求医近半年时间未能得到及时诊治,心理承受巨大压力。
“患者年龄较大,又患有脑梗、血栓等多种疾病,稍有不慎,便下不了手术台。”针对这种情况,周全与医院多学科团队综合会诊后,决定使用腹腔镜探查。令人惊喜的是,这个“包”为良性肿瘤,实施切除手术后,陈奶奶顺利出院。
在专业上,周全先后经过硕士、博士阶段的系统学习,在学校他是老师心目中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深入临床实践后,他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扎根临床,时刻把病人需求放在心上,在宜昌名医佐满珍主任的指导下,用了7年时间,熟练掌握妇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全面掌握各种开腹、宫腔镜、腹腔镜、单孔腹腔镜等“高精尖”的妇科手术,并且紧盯医学前沿,向高难度的妇科肿瘤“叫板”,把最新最有效的理念和技术应用于临床。
目前,周全的妇科微创技术已在省内外的专业领域崭露头角,他在湖北省妇科腔镜手术视频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在第二届全国“曼医妙术”妇科腔镜手术大赛获全国总决赛第一名,创造出湖北省妇科领域地市级医院获全国大奖的先例,成为同行眼中的微创专家。
奋力攻“尖”
化解女性盆底“尴尬”
来自某县的方奶奶(化名)因患有子宫脱垂,在当地医院进行了子宫切除的手术,意想不到的是,4个月后,她又出现了阴道前后壁膨出再次来到医院。针对这种情况,周全综合考虑后对患者实施植入网片盆底重建手术,手术治疗后方奶奶恢复良好。
盆底疾病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发生率高达50%。据悉,传统的手术治疗存在40%左右复发率,而较新的植入网片盆底重建手术,原本在宜昌市本地医院开展不多,许多患者经历反复的脏器脱垂困扰,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诊治。如何才能提高这方面的救治能力是周全一直思索的问题。他先后师从国内著名的盆底医学专家宋岩峰教授和洪莉教授,不断加强自身专业学习。他一边“书不离手”,一边邀请自己的导师宋岩峰教授来宜手术带教、理论教学,逐步丰富和完善了科室的盆底功能性障碍疾病防治体系。目前,该项技术在市一医院妇科已经常规开展。周全结合学科优势,联合相关科室,正在积极参与筹建宜昌市盆底医学中心,对盆底疾病进行筛查、诊断、治疗、康复一体化的综合管理,有望为本地区建立该类疾病高水平的诊疗平台,更好造福患者。
妙手巧助
帮准妈妈生健康宝宝
想要有个宝宝,却复发性流产6次……这对已近不惑之年的吴女士来说,简直就是噩梦。2018年初,经过多方打听,痛苦不堪的吴女士一家人慕名找到周全。
经过检查,原来吴女士患有非典型性的抗心磷脂综合征,所以每次妊娠七八周就不明原因流产。周全联合多学科专家对吴女士进行系统筛查和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两个月后,吴女士再次怀孕,并于去年3月顺利产子。
吴女士历尽坎坷终圆梦,得益于宜昌市复发性流产诊疗中心的建设。周全介绍说,前年妇科联合医院9个相关科室,成功举行了宜昌地区首届复发性流产诊疗进展学术会议,并选派专业人才前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学习交流,邀请国内著名生殖免疫专家刘湘源教授来院会诊讲学,在本地区首次设置流产专科门诊,填补该领域宜昌地区诊治空白。目前,由他牵头的宜昌市复发性流产诊疗中心常规开展复发性流产遗传、解剖异常、免疫、感染等筛查和诊治,帮助近300名女性摆脱了反复流产的噩梦,得到病人的高度赞誉。
临床上精益求精,科教上奋勇争先,管理上开拓进取。周全先后被表彰为“宜昌市卫生系统十佳青年”、“宜昌青年岗位能手”、医院科技拔尖人才、生物信息学科研团队PI等。面对上述成绩,周全腼腆地笑着说:“我始终是医学海洋边的拾贝者,像前辈们一样,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呵护每一位患者的‘周全’,这是我的责任,更是义务。”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田豆豆
实习生 秦文珺
通讯员 喻伟 向熙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