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金贵满
通讯员 姚红 杜伟
“生态环境好,人文环境好,公共服务好,也是枝江吸引我们投资的重要因素。”
今年6月,宜昌海诗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吕邦柱在一次企业家座谈时说,他在枝江生活了3年多,处处都能感到幸福生活的“甜味儿”。
枝江市委、市政府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将文明城市创建作为一项促进城市发展、提升服务水平、美化生态环境、引领社会风尚的民心工程,抓实、抓细、抓小,促进创建工作向精细化转变,让老百姓充分享受更多生态福利和城市发展成果。
镜头一:滨江生态廊道,看得见江亲近了水
夜幕降临,江风轻拂,市民纷纷来到枝江滨江公园夜光步道健身锻炼。
以长江为轴,枝江建设8公里最美滨江生态廊道,为市民打造了一个生态、休闲、娱乐、健身的“城市客厅”。
目前,全长2.2公里的滨江公园城西段已建成。园内上百种植物组合式种植,疏密有致,可谓晴雨两相宜、四时皆盛景。园内分布着宽阔的大草坪、羽毛球场、篮球场、排球场、茶室、咖啡厅等,让市民尽享悠闲慢时光。滨江公园生态廊道,改变了枝江城区“看得见江,亲近不了水”的局面,市民一年四季都可亲水健身休闲。
镜头二:美丽金湖,人水和谐湖生“金”
清波荡漾,鱼翔浅底,水鸟翩翩,岸绿景美。初秋,“最美湖泊”金湖国家湿地公园,来此“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
近年来,枝江市把金湖作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重点项目,通过退渔还湖、清污截污、种植水生植物、建设湿地公园等一系列措施,持续改善金湖的生态环境。通过治理、管护,金湖水生植被群落得以重建,湖泊水质由劣Ⅴ类提升至Ⅳ类。
水岸同治,再现生态美。金湖湿地被评为湖北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综合治理示范项目,获“长江经济带美丽湖泊”殊荣。金湖“变身”,人水和谐,改变着人们的生态观、发展观。
镜头三:“口袋公园”,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8月17日傍晚,枝江城区的清莲广场公园上游人不断,跳舞的、练拳的、散步的,很是热闹。
清莲广场公园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总投资200万元,是一个小规模的“口袋公园”。广场整体景致层次分明、视线通透,浑然天成、开放通达。
枝江市住建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口袋公园”仅是该市全力改善群众运动休闲环境的一个探索。近年来,先后投资2亿元建成全省县级一流的体育中心,将杨家垱公园由一个20多年未曾治理的“龙须沟”变成生态公园,白鸭寺、丹阳、四季港等一大批生态公园建成投用,使居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愿景变为现实。
镜头四:五柳公园,“美丽公厕”平添一景
伫立在公园走道的一侧,以城市现代简约风格为主调,一条石板小路通向内部,浅黄色的仿真石墙搭配中式景观竹子……这是五柳公园内新建的一座公厕。
“这座公厕的设施和形象,终于与公园配套了。”在五柳树市场做禽蛋生意的市民尹宝珍体验后说。
近年来,枝江市把公厕新改建作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一项重要工程,有效改变了既有印象里公厕“脏乱臭”的形象。据了解,该市投资250万元在城区新改建公厕23座,今年还将新建5座公厕,进一步提高城区公厕覆盖率,不断完善城市公共设施,增强城市品位。
镜头五:15分钟便民生活圈,幸福“近在咫尺”
“在枝江,买菜、看病、运动、学习,这些都能在家门口解决。”家住枝江领秀之江小区的傅香远,指着小区门口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分布图自豪地说。
在领秀之江小区,门口有一站式购物超市,附近有电子阅览室、书画室、4点半教室,提供阅读学习空间;便民服务大厅,可办理、咨询4大类183项便民服务;门球场、篮球场、足球场、儿童游乐园,可休闲娱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让居民享受到“首诊在社区、小病进社区、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服务……
“15分钟便民生活圈实现了办事、居家养老、购物、卫生教育、休闲娱乐‘五不出’社区,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枝江市住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廖芹芳介绍。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