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帮乡村,先富带后富。在宜昌市“百企帮百村·脱贫奔小康”精准扶贫行动中,市广大商会和民营企业踊跃参与、迅速行动,深入推进全市深度贫困村的主导产业、专业合作、致富带头人以及乡村扶贫协会等帮扶项目落地、落细,充分发挥对接企业在促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18年4月,市工商联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民营企业对接深度贫困村工作的通知》,积极引导企业结对帮扶全覆盖、零距离。全市各县市区有关企业分别与我市40个深度贫困村开展“一对一”或“多对一”结对帮扶,各商会、企业用责任和担当书写出一份份“扶贫答卷”。
资金扶植“产业树”
2020年12月12日,市工商联副主席、湖北澳利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汪革命前往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关镇火田坑村,捐赠5万元,支持该村产业发展。
火田坑村是全市30个特困村、五峰深度贫困村。精准扶贫开展以来,该村通过大力发展蔬菜、药材产业,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已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
在此之前,了解到火田坑村以种植大马士革玫瑰、李子、蔬菜等特色产业为主后,澳利龙公司与该村签订消费扶贫协议,一方面定点采购农特产品,另一方面帮助该村进行特色产品的宣传推介,协助拓展市场。“下一步,我们打算结合自身电商平台和已有销售渠道,继续与该村加强合作。”澳利龙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挖掘火田坑村特色资源,协助发展壮大民宿等产业,巩固脱贫成果,实现跨越发展。
资金的注入能够有效地支持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并进一步为资本、技术、劳动力的涌入提供载体,推动交通、物流等配套设施建设。
去年5月,宜昌市台州商会会长张崇超等一行人赴秭归水田坝乡草池坪村考察帮扶,并向该村捐赠善款20万元,用于该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近年来,在多家单位、企业的帮扶下,草池坪村98%的农户通了水泥硬化路,100%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仅2018年一年就新增硬化公路15公里,新修硬化公路4.8公里。全村91户281名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
结对蹚出“致富路”
人和垸村位于枝江市顾家店镇东南部,长江之畔以北,曾是宜昌市建档立卡贫困村。
在“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中,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从2014年开始与顾家店镇人和垸村结对子,实施对口帮扶。
湖北三宁公司对人和垸村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人员信息、收入情况、致贫原因等进行了详细登记。根据实情制定一户一方案的帮扶措施。共建立91份档案,拟定帮扶措施227条。根据贫困程度,对精准贫困户开展重点帮扶,筛选重点帮扶29户。
与此同时,公司结合人和垸村实际,为其量身打造产业脱贫规划,通过协助引进秋蕊菊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人和、义茂、自勇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资助款物20万元帮村发展蔬菜种植600亩、菊园300亩(总规模计划为2000亩),实施“人和菊园”旅游观光项目。此外,大力推进该村农房、环境、卫生改造,使其逐步具备农家乐接待能力,形成旅游接待集群,年接待1万人次以上,发挥共赢集群效应。
在企业与乡村的精准对接与多措帮扶下,人和垸村村民逐渐脱贫致富,并实现整村脱贫出列。
持续灌溉“脱贫花”
2018年4月,当时还是省级贫困县的兴山县榛子乡育林村为扩建252省道至育林村委会路段道路四处筹集资金,由于交通不便,村民的蔬菜很难销售出去,严重制约了该村经济的发展。
“要想富先修路”,一个偶然的机会,作为宜昌市商品砼商会会长的胡纪升得知这一情况后,找到村党支部书记了解情况。最终,商会捐出10万元帮助扩建道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原先的3.5米宽的道路扩建到5米宽,交通便利了,菜农销售的运输成本也明显降下来,村民每亩农田增收达400元。
扶贫不能只扶一时之贫,而是一个持续、常态化的过程。“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在商会会长胡纪升看来,扶贫帮困一直都是一项事业,而不是任务。
2016年11月,市商品砼商会向秭归县九畹溪镇槐树坪村捐助帮扶基金5万元;2017年12月,向五峰傅家堰乡傅家堰村捐助产业帮扶基金10万元;2018年9月,在光彩事业秭归行暨“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中,商会向秭归县水田坝乡草池坪村捐款20万元;2019年4月29日,商会再度向夷陵区雾渡河镇马卧泥村捐款10万元,用于建设村里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饮水思源,义利兼顾。”自2014年市商品砼商会成立以来,一直将扶贫作为长期的历史责任,至今捐款已达200余万元。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谷一鸣
通讯员 熊林林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