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王莹 雷春桃 沈媛
通讯员 周绍山
在全国知名的5A级旅游景区清江画廊内,武落钟离山对面,天柱山脚下,坐落着长阳鸭子口村。
曾几何时,鸭子口村是长阳出了名的先进村,县级沿江干线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矿产丰富、土地肥沃,“一白一黑一绿”全县叫得响。1992年,隔河岩水库下闸蓄水,全村大部分土地被淹,村民出入只能坐船。
没路就“没路”:客人进不来,产品出不去,曾经生机勃勃先进村日渐“掉队”,全村36%的家庭陷入贫困。
2014年,国家精准扶贫的春风拂来,市政协机关牵头,和夷陵国资、市电大组成对口扶贫单位,并派驻扶贫工作队,紧紧围绕村出列“九有”、户销号“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和要求,坚决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对该村进行倾情帮扶。
随着道路修通、产业发展、企业进驻,鸭子口村后进的“帽子”逐渐被摘去,村庄重焕生机。2018年11月,鸭子口村顺利接受了市、县检查验收组的检查验收,完成了“村出列、户销号”的任务,正式摘帽脱贫。
谋来真金白银,打通发展“断头路”
隔河岩水库建成蓄水后,沿河地形地貌发生变化。昔日交通便利的鸭子口村,成为湖北省唯一村组不通公路的村。
对村民来说,最大的影响则是“无路可走”:沿江村道被淹,组与组直接被四条深溪隔绝,生产资料短缺,生产生活陷入困境。
“上山靠背篓,下河靠划子”,村子空心化严重,茶园荒废,柑橘栀果烂在枝头无人问津……
“有路就有路,无路便无路”。每当驻村工作队深入村里了解大家需要解决的困难时,村民们总会首先提出,希望解决“拦路虎”,恢复黄陵洞到鸭子口乡的沿江公路黄鸭路。
村民口中的“拦路虎”是两座悬崖,一个叫樟树岩,一个叫龙洞岩,两处相距约800米,形成一条“断头路”。这条路不打通,村子连接外界、村民寻求出路的愿望就成泡影。
“拦路虎”是真的难:悬崖山体全是坚硬岩石,几道山脊拱出,沿山体开路几乎不可能。仅靠乡、村的努力远远不够,必须得到上级相关部门支持立项,配备专项资金,才能修通此路。
站在村民自发开挖的泥巴路上,以市政协机关为代表的对口扶贫单位,决定要帮村民达成愿望。
五年来,市政协机关千方百计争取各类扶贫资金,累计投入1500多万元,新修公路17公里,其中硬化公路16.6公里,新修四组机耕道1.2公里,新修人行船运码头3处……
对“断头路”路段,市政协主要领导重点关注。通过实地勘察和测量,实际路长1.98公里,预估资金需要800万,钱从哪来?
市政协主席宋文豹亲自牵线搭桥,最终协调市财政局、市移民局、市扶贫办共出资500万元,解决了资金缺口大头。
修路钱有着落了,还要规划线路,监督施工……每一个重要环节,市政协副主席谭业明都没有缺席,他前后20多次到现场勘察督办,确保致富路早日修通。
三载水滴石穿。2020年暮春,随着疫后复工复产,村民盼来了曙光:黄鸭路基本修通,只剩一条深溪桥梁还在架设中。
出行难题解决了,发展最中的“拦路虎”还有不少:不稳定的水源、不稳定的电压、虚弱甚至缺失的网络信号,都成了阻碍发展的瓶颈。市政协机关和扶贫单位在帮助村里修路的同时,也帮助连通了光纤网络,建立了集中供水点,实现了农网改造。
幸福感在不断完善的乡村小“动脉”和小“细胞”中逐渐显现:路好了,网通了,收山货的车开得进来了,挂在树上的果子卖得出去了……
看着慢慢鼓起来的荷包,村民致富信心在不断增强。
发展特色产业,走出脱贫致富路
随着隔河岩水库的建成蓄水,鸭子口村被淹的不只有路,还有煤矿矿井和3000多亩良田。吃饭的“家伙”没了,日子怎么过?
“道路不通、产业不旺,景寡人稀。青年人纷纷外出谋生,只剩老弱病残苦守。”这是2017年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市政协办公室宣传科科长侯天臻对鸭子口村的印象。
走访贫困户的一路,随处可见挂烂枝头的柑橘、栀果,刺痛了这个年轻扶贫干部的眼睛。
无产业,不兴乡。他清楚,要让鸭子口村彻底摘掉贫帽,光修路不够,还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通过多次走访和座谈,工作队对村里的情况有了底:1000多亩耕地农作物没少种,但跟其它地方比起来,这里柑橘品种老化,茶叶品质不高,桅果市场疲软,根本没有竞争优势。没了发展信心,400多人被迫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如何找到一条适宜的产业发展之路?
几次屋场会下来,党员群众干部的意见入了耳,上了心。针对鸭子口村特有的土壤、气候、劳动力等因素,最终决定在高培高管现有产业的基础上,帮助村民发展易成活、挂果早、效益好的山胡椒产业。
关于第一拨山胡椒苗的落地,村民李作伦记忆犹新。那是一年前的3月15日,侯天臻从重庆万州落实了5万株山胡椒树苗,花了整整12个小时,运到长阳高速路口的时候,已经是深夜11点多。
此时天降微雨,路上起了雾,车行山道十分艰难。苗木老板建议明天再送,但想着和村民的约定,要趁墒情抓紧种植,侯天臻不愿耽误。平时一个小时的路程,走了两个多小时。很多路段,都是他下车冒雨,用手电照着往前挪。
树苗拖到鸭子口村的时候,已经是次日凌晨1点多。没睡多久,他5点多又把山胡椒树苗拖到一组岩斗坪,给村民讲解种植要求,按户登记发放树苗,不到中午,5万株幼苗全部种完,涉及农户222户666人,覆盖贫困户101户290人。
如今,树苗成活率达90%,已有80余户收益。椒香四溢的山头,这些欣欣向荣的苗木,成了承载希望的“摇钱树”。
化短板为优势,蹚出创新发展路
清江境内,龙舟坪西南。诗画风景中,秀丽的武落钟离山静静坐落。
这里是清江画廊的核心区域,坐拥“八百里清江”最俊秀的山水,每年都有逾百万游客慕名前往。
百米之外,一水之隔的鸭子口村5组却因为长期不通陆路,成为外人罕至的“孤岛”。村里基础设施极度落后,年轻人留不住,外地人进不来,是公认的5个村组里最没“前途”的地方。
在如何帮扶5组的问题上,驻村工作队一度面临选择:是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干脆把村民都迁到交通方便的地方,还是留在这儿,就地发展?
搬吧,村民故土难离。不搬,投入的各项成本和精力将是未知数。为了留守的几十户人“大动干戈”,究竟值不值?
答案在行动里。几经论证调研,工作队下了决心:留!留下来,补齐短板,发挥优势,变“孤岛”为“珍岛”。
怎么做?牵头扶贫单位和市场主体对接,是最务实有效的办法。
2015年,宜都籍企业家范少才游经此地,有意在此发展生态旅游,但碍于当地基础设施跟不上,有点打退堂鼓。
时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市政协原提案委主任覃根深积极与他对接,承诺只要他来村发展,一定按标准把基础设施配到位。
说到做到,覃根深通过市政协机关,运用政协平台优势,四处积极求助,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解决了企业发展所需配备的水、电、网、路等问题。
当年底,范少才投资400万元兴建的“清江人家”民宿就在这里开了起来,不仅解决了附近农户就地打工问题,还带动了当地农特产品的外销。
接过扶贫“接力棒”后,侯天臻又协调扶贫单位,为5组实现公路“硬化到户”,让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鲜花环绕、硕果盈枝。
现如今,“清江人家”早已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民宿,慕名前来打卡者络绎不绝。昔日最没“前途”的村而今摇身变作人人羡慕的最有“钱途”村。
“当初他们没放弃任何一个人,所以我也会铁了心留在这里搞发展。”信心满满的范少才计划追加投资,充分利用好5组区位优势,打造“一花一岛一世界”的世外桃源美景,吸引更多游客光顾。
发挥市场力量,让“输血”变“造血”。五年来,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各类市场主体在这里活跃:鸭子口村万彩柑橘专业合作社,带动四、五组农户45户120人;引进长阳二墩岩特种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免费发放土鸡苗,免费技术指导,签订保护价养殖回收协议,带动贫困户41户;引进长阳益加益油坊,签订茶叶回收协议,带动贫困户72户;与生猪养殖大户李小东签订保护价回收协议,带动贫困户40户……
据统计,5家市场主体带动了全村发展产业,分别与146户贫困户签订协议,带动率高达86%。
因村因户施策,铺就稳稳幸福路
富裕的家庭大多相似,贫困的家庭各有不同。
根据鸭子口村村情,扶贫工作队制定了村三年发展计划,即“突出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突破,加快基础建设,生态旅游发展”。并根据每户的家庭实际情况,找准致贫原因,精准开方,制定帮扶措施,逐项落实,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一户,不掉一人。
针对特别困难和重大疾病及重度残疾人家庭,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筹集20万元,在安全饮水、住房改造、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重点帮扶。
作为扶贫结对牵头单位,市政协机关除了对鸭子口村实行整体帮扶,还按照每人2-3户的比例,划定了政协机关全体干部与78户贫困户的结对帮扶。贫困户缺什么,干部们就送上什么;贫困户需要哪方面的帮助,干部们就给予哪方面的帮助。
3组李道平家庭是市政协副秘书长张永林的结对帮扶对象。虽然家庭贫困,但夫妻二人十分注重子女的教育。得知李道平大女儿李娇上大学贷了1.8万元助学贷款,张永林积极联系慈善机构,帮助偿还了1.5万元。李娇大学毕业后去了非洲工作,家里经济条件得到改善,去年还盖了新房。
2组阮伏海家庭是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陈华洲的帮扶对象。作为一个上了年纪的独居老人,他没办法发展很多产业,有女儿女婿孝顺吃穿用度,他也没有很大的经济压力。陈华洲每次去探望他的时候,除了送去食用油、大米、毛毯等实用物资,还会陪他聊天,用柔和的语言和耐心的聆听给予他心灵上的慰藉。
在长达5年的对口帮扶中,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市政协机关全体干部职工,用他们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给鸭子口村贫困村民带去了温暖,也带去了希望。
如今,村民期盼已久的道路正在打通,清澈的自来水流进千家万户,产业兴旺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行走在鸭子口村,山坡田地随处可见各种果实挂满枝头,房前屋后的猪圈鸡舍也被利用起来,推门入户更见各家各户都有绿色无污染的农副土特产品,那是村民为外来游客准备的“礼物”,既能吸引游客味蕾,又能富村民荷包。
前不久,市政协秘书长郑龙率机关干部入户走访,他叮嘱结对帮扶干部,越是到决胜最后关头,越要盯紧目标一鼓作气,切实加强帮扶,全面查漏补缺,巩固成果提高成色,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春江水暖,感知到政策温暖的鸭子口村,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村民脸上的笑容也会越来越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